1.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若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并且具有融资性质,固定资产的成本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在信用期间内,差额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部分外,其余摊销金额应确认为财务费用。
2. 根据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具有融资性质,外购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均为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在信用期间内,不存在利息摊销问题,但发生的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1. 2008年1月1日
第一步,计算总价款的现值:500÷(1+6%)+300÷(1+6%)2+200÷(1+6%)3=471.70+267.00+167.92=906.62(万元)
第二步,确定总价款与现值的差额:1000-906.62=93.38(万元)
第三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9066200
未确认融资费用933800
贷:长期应付款—**公司10000000
2. 2008年12月31日支付价款500万元:
借:长期应付款—**公司50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0
2008年年末应分摊确认融资费用=9066200×6%=543972(元)
借:财务费用54397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43972
2008年年末按会计准则计提折旧=9066200÷5=1813240(元)
借:管理费用1813240
贷:累计折旧1813240
2008年年末按税法计提折旧=10000000÷5=2000000(元)
在上述会计处理中,企业确认了财务费用543972元和管理费用1813240元,合计确认费用2357212元。然而,由于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因此在税务处理中,2008年的折旧额为2000000元。因此,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调增357212元(2357212-2000000)。
应纳税所得额=100+35.7212=135.7212(万元)
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5.7212×25%=8.9303(万元)
应交所得税=135.7212×25%=33.9303(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8930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9303
3. 2009年12月31日支付价款300万元:
借:长期应付款—**公司300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00
2009年应分摊确认融资费用=(90667200-5000000+543972)×6%=276610(元)
借:财务费用27661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76610
2009年年末按会计准则计提折旧=9066200÷5=1813240(元)
借:管理费用1813240
贷:累计折旧1813240
2009年年末按税法计提折旧=10000000÷5=2000000(元)
在上述会计处理中,企业确认了财务费用276610元和管理费用1813240元,合计确认费用2089850元。然而,由于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因此在税务处理中,2009年的折旧额为2000000元。因此,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调增89850元(2089850-2000000)。
应纳税所得额=100+8.985=108.9850(万元)
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8.985×25%=2.24625(万元)
应交所得税=108.9850×25%=27.246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2246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2462.50
4. 2010年12月31日支付价款200万元:
借:长期应付款—**公司20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0
2010年应分摊确认的融资费用=933800-543972-276610=113218(元)
借:财务费用11321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13218
2010年年末按会计准则计提折旧=9066200÷5=1813240(元)
借:管理费用1813240
贷:累计折旧1813240
2010年年末按税法计提折旧=10000000÷5=2000000(元)
在上述会计处理中,企业确认了财务费用113218元和管理费用1813240元,合计确认费用1926458元。然而,由于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因此在税务处理中,2010年的折旧额为2000000元。因此,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调减73542元(1926458-2000000)。
应纳税所得额=100-7.3542=92.6458(万元)
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7.3542×25%=-1.83855(万元)
应交所得税=92.6458×25%=23.1614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1614.50
递延所得税资产18385.50
5. 2011年应分摊确认的融资费用为0:
2011年年末按会计准则计提折旧=9066200÷5=1813240(元)
借:管理费用1813240
贷:累计折旧1813240
2011年年末按税法计提折旧=10000000÷5=2000000(元)
在上述会计处理中,企业确认了管理费用1813240元。然而,由于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因此在税务处理中,2011年的折旧额为2000000元。因此,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调减186760元(1813240-2000000)。
应纳税所得额=100-18.676=81.324(万元)
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8.676×25%=-4.669(万元)
应交所得税=81.324×25%=20.331(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3310
递延所得税资产46690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固定资产盘盈和盘亏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盘盈,需要确定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算所得税费用,补提盈余公积,并调整利润分配。对于固定资产盘亏,需要进行记账处理,并在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税务处理包括计算应纳税所
有3个月的,有9个月的,也有1-2年的。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是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所欠债务,
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