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统一的宅基地管理规范,农村农民在建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地方管理也难以到位。这导致一些农户拥有多处宅基地,而另一些农户尽管孩子已成年需要分户建房,却无法申请到宅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于12月23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
根据新规,农民申请宅基地建房需要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 符合申请条件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向所在村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包括宅基地和建房的申请表以及宅基地使用承诺书。
2. 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农民的申请,并在本小组范围内公示申请理由、拟用地位置和面积、拟建房层高和面积等情况。如果公示期间没有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相关材料将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审查。
3. 村级组织将审查农民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拟用地建房是否符合村庄规划以及是否征求了用地建房相邻权利人意见等。通过审查的申请将由村级组织签署意见,报送乡镇政府。
4. 乡镇政府将组织多部门联合审查农民的申请相关材料。
5. 根据各部门联审结果,乡镇政府对农民的宅基地申请进行审批,并出具《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与宅基地批准书一并发放,并以适当方式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审批通过后,农民在开工前需要向乡镇政府或授权的牵头部门申请划定宅基地用地范围,并进行开工查验和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以确定建房位置。建房完成后,农民还需要通过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方可办理不动产登记。
此次发布的《通知》严格规范了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流程,表明了中央对乡村建设的重视。对于想要申请宅基地建房的农民来说,必须严格遵守新规。对于存在无证或手续不全的房屋,农民应尽快补办手续,以避免征地拆迁时遇到补偿难题。
律师提醒,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申请宅基地建房时未能获得批复,农村存在大量无证或手续不全的房屋。这类房屋在征收过程中可能面临补偿困难,因此是否违建以及补偿问题需要根据房屋修建成因、建造时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甄别,而不能一概而论。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