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统一的宅基地管理规范,农村农民在建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地方管理也难以到位。这导致一些农户拥有多处宅基地,而另一些农户尽管孩子已成年需要分户建房,却无法申请到宅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于12月23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
根据新规,农民申请宅基地建房需要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 符合申请条件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向所在村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包括宅基地和建房的申请表以及宅基地使用承诺书。
2. 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农民的申请,并在本小组范围内公示申请理由、拟用地位置和面积、拟建房层高和面积等情况。如果公示期间没有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相关材料将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审查。
3. 村级组织将审查农民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拟用地建房是否符合村庄规划以及是否征求了用地建房相邻权利人意见等。通过审查的申请将由村级组织签署意见,报送乡镇政府。
4. 乡镇政府将组织多部门联合审查农民的申请相关材料。
5. 根据各部门联审结果,乡镇政府对农民的宅基地申请进行审批,并出具《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与宅基地批准书一并发放,并以适当方式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审批通过后,农民在开工前需要向乡镇政府或授权的牵头部门申请划定宅基地用地范围,并进行开工查验和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以确定建房位置。建房完成后,农民还需要通过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方可办理不动产登记。
此次发布的《通知》严格规范了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流程,表明了中央对乡村建设的重视。对于想要申请宅基地建房的农民来说,必须严格遵守新规。对于存在无证或手续不全的房屋,农民应尽快补办手续,以避免征地拆迁时遇到补偿难题。
律师提醒,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申请宅基地建房时未能获得批复,农村存在大量无证或手续不全的房屋。这类房屋在征收过程中可能面临补偿困难,因此是否违建以及补偿问题需要根据房屋修建成因、建造时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甄别,而不能一概而论。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
由于我国是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所有的土地资源都是归国家所有。 自建房需要申请宅基地,国有土地上的宅基地,使用年限不超过七十年;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没有规定宅基地使用年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身份而获得的。 农村村民建住
一些农民朋友反映说,如何申请到宅基地一直是个难题,这个困扰农民的问题,最近终于被打破了。12月23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通知》统一了全国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的申请格式,明确了农村村民住宅的报建程序,还要求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