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般使用年限平均法来计提折旧。该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余额来计算折旧。固定资产的残值一般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5%预计,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年限来预计残值。建筑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一般为20年,设备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 / 12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应根据以下公式计提: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 = 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的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 本科目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
如果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的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科目的贷方余额,则应按差额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如果差额小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则应按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的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0,则应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增值税是指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时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增值税核算方法如下:
本月实际要缴纳的增值税 = 当期销售销项税额 - 当期购货进项税额(加上期留抵税额)
需要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调进项税转出、自营货物出口免抵退等情况进行实际核算。税负率的控制根据当地税务机关的征收情况进行。
税负率% = 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 / 销售收入(不含税)
由于企业内销业务多,自营出口少,无法获得退税,只能进行免抵,所以核算税负率时需要将免抵额与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合计。
销项税额的核算公式为:用价税合计销售收入除以1.17乘以1.17(根据数学公式可正算倒算)。增值税的征收率一般为17%。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后,需要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报关单的出口信息,才能计算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和出口货物退税率进行计算。
免抵退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牌价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 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 货物到岸价格 + 海关实征关税 + 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 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牌价 × (出口货物征税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 (出口货物征税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将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分公司违约时总公司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其违约行为由总公司承担。文章介绍了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包括概念、联系与区别,如分公司没有独立财产、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作用,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等长期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提到了无形资产的概念,如专利权、商标权等。法律上规定了股东可以用包括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但需要评估作价并遵守相关规定。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购入工程用专项物资,并已经验收入库时:。领用生产的水泥一批用于工程建设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计提应支付工程人员工资时:。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费用时:。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已开始使用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