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财产清查 >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固定资产折旧提取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固定资产折旧提取

时间:2024-04-0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396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规定,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确定方法,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就是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后,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或称折旧基数,若某个会计期末,一旦固定资产开始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不再适用原来按原价(如年限平均法)或账面净值(如双倍余额递减法)为基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也意味着计提减值准备的当期期末变更了固定资产的计价政策,由固定资产净值计价改为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根据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办法,还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的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

一、开始计提减值准备当期期末的会计核算

以某工业企业为例,该企业拥有一台设备,账面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使用3年,累计折旧额为36万元。第4年年末,对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对比,发现可收回金额为40万元。根据追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等相关项目,需要进行相关会计核算。假设该固定资产前三年年末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85万元、65万元和50万元。企业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提取比例分别为10%和5%。

(1) 计算由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100×4%)/8=12万元

第1年应计提减值准备=100-12-85=3万元

第2年应计提减值准备=100-12×2-3-65=8万元

第3年应计提减值准备=100-12×3-8-50=6万元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因此提取的减值准备金额只影响利润额,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无需调整所得税。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3+8+6=17万元

追溯调整的账务处理为:

①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7万元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万元

②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7万元

——法定公益金0.85万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55万元

第4年年末,未计提减值准备前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数仍为12万元。

二、计提减值准备以后固定资产折旧提取

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否变动,分别进行处理。

1.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未发生变动的情况

例2:沿用上述例1有关资料,第5年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未发生变化,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40-100×4%)/4=9万元

2.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再次发生减值的情况

例3:沿用上述例1有关资料,第6年年末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2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9=31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31-100×4%)/3=9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1-9)-20=2万元

3.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又得以恢复的情况

例4:沿用上述例1有关资料,第7年年末,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对单位生产产生有利影响,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15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20-100×4%)/2=8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8)-15=-3万元

4. 固定资产使用期届满年度的折旧提取

第8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5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15-100×4%=11万元

固定资产净残值4万元(100×4%)最后体现在清理损益中。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当某个会计期末,同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时,计提折旧在先,计提减值准备在后,顺序不能倒置。每年计提折旧的基数,一般应为上一年年末的可收回金额,因为此基数已充分考虑了折旧和减值准备数额,在此基础上再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从第4年年末开始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从第5年起各年计提折旧数额与原来的方法计提折旧数都不相同。该固定资产在其寿命期的8年内累计提取折旧额85万元(4×12+9+9+8+11),比应计折旧额96万元(100-100×4%)少11万元。原因是由于发生减值准备后,按照减去已计提减值准备数额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比原来计提折旧时的基数要小一些,从而影响了各年计提折旧数额。同时,在这8年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计为11万元(17-5+2-3),与计提折旧的累计数相加正好等于应计折旧额96万元。这也说明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存在交叉,当某个期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在以后会计期间会把应计折旧的一部分转入减值准备,反之,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时,把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的一部分调整回来,影响到下一期的折旧额,这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成为折旧的一项调整内容,共同调整固定资产的价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虽然使各年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额不一致,对当年的损益有所影响,但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间来看,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最终不影响损益总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义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 分公司违约,总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吗

    分公司违约时总公司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其违约行为由总公司承担。文章介绍了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包括概念、联系与区别,如分公司没有独立财产、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

  • 理解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作用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作用,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等长期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提到了无形资产的概念,如专利权、商标权等。法律上规定了股东可以用包括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但需要评估作价并遵守相关规定。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购入工程用专项物资,并已经验收入库时:。领用生产的水泥一批用于工程建设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计提应支付工程人员工资时:。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费用时:。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已开始使用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 计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有什么方法
  •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固定资产折旧提取
  • 如何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进行筹划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