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疗费:根据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
2. 伙食补助费: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3. 康复治疗费:须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按照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
4. 工伤医疗期工资: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5. 生活护理费:根据生活自理程度的不同,分为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按月支付。
6. 辅助器具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补助金金额,具体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8.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确定津贴金额,具体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补足差额。
9.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 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2. 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3. 拒绝治疗的。
员工在拿到工伤伤残鉴定报告后,可以准备好工伤认定书、工伤伤残鉴定书以及在医院的相关凭证,到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工伤赔偿金。社保部门会根据国家法律制度支付赔偿金,但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