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 >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

时间:2023-01-1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4973

对一般劳动者的补偿,公司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要是没有提前通知的话,需要额外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给员工。另外,公司提前解散,导致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了,还需要对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一般在公司工作一年,就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支付12个月。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问题及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一般劳动者的补偿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公司解散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没有提前通知,单位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此外,如果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提前解散,确定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如下:

  • 从2008年1月1日起,每年补偿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补半个月计算。
  •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孕期员工的补偿

1、当地政策对“三期”妇女有特殊保护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2、如果没有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46条和第47条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如下:

  •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如果没有规定且孕期员工不同意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46条和第47条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应当与孕期员工协商解决,支付的费用上限是经济补偿金、生活费、产假工资、生育费用等(当地一般也会有标准)。

三、公司无力支付赔偿的情况

如果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无力或暂时无力支付欠薪,被欠薪的劳动者本人可以申请垫付欠薪:

  1. 企业因宣告破产、解散或被撤销进入清算程序,且欠薪事实已由企业、企业清算组织确认,或者已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查实。
  2. 企业因经营者隐匿、出走等原因已停止经营,且欠薪事实已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查实。

四、欠薪保障金的垫付范围

欠薪保障金的垫付范围包括:

  1. 企业应付而逾期未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2. 企业应付而逾期未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欠薪月数不超过6个月,垫付欠薪按实际欠薪月数计算;超过6个月,按照6个月计算。垫付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合并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垫付的月工资标准和经济补偿金标准均最高不超过被拖欠时的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如何清理往来

    公司注销时如何清理往来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方面的详细处理方式。同时介绍了公司股东退股的多种方式,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回购等,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讨论了交通肇事逃逸后保险公司的赔付情况,涉及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赔付规则。

  • 海南e登记怎么注销公司

    海南e登记如何注销公司、公司股权在离婚时如何分割以及分公司股权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注销公司需确保财务清晰、整理好文件,通过e登记平台操作。离婚时公司股权分割需考虑股权取得时间、公司性质、经营状况及夫妻参与程度。分公司股权分配需考虑战略定位、资源投入和

  • 怎样从网上消除工商登记注销公司

    如何从网上消除工商登记以完成公司的注销,包括完成税务清算和债务清偿、准备注销资料、登录官网填写注销申请并等待审核等步骤。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肇事车辆逃逸后保险公司的赔偿问题,以及公司股权变更的多个渠道和场景。

  • 公司注销成功后还有法律责任吗

    公司注销成功后是否还有法律责任的问题。公司注销成功并不意味着完全摆脱所有可能的法律责任,仍需承担未解决债务、未缴税款等责任。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司倒闭时股东退股的程序和公司股权变更所需的时间,后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公司股权结构、资料准备和工商部门审

  • 江西省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怎么注销公司
  • 公司解散员工分流补偿都有什么呢
  • 法院公司解散流程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