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与一般案件不同,除了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外,还涉及到婚姻家庭的稳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适用缺席判决,以避免侵害一方当事人的诉权和权益。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进行缺席判决。但如果法院未经合法传唤,即使被告没有出庭应诉,也不能进行缺席判决。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答辩权,实现司法程序正义而专门设置的法律制度。因此,传唤是缺席判决的前提。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除非本人不能表达意志,否则仍应出庭;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特殊情况包括:
在这些情况下,不出庭的当事人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包括是否同意离婚以及有关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
另外,原被告不出庭的后果是: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进行缺席判决。
在离婚诉讼案件中,由于只有原告一方当事人参加诉讼,可能会损害被告的婚姻权利,给审判工作带来被动和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审判实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最高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条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于公告离婚的案件,在公告送达时,可以同时在报纸上刊登送达公告,并在原告及被告直系亲属的居住地及公众聚集地的公告栏张贴公告。这样做可以避免被告下落不明的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止当事人借假离婚规避法律。
在审理公告离婚案件时,可以要求原告提交原被告及其直系亲属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出具的下落不明的相关证明材料,并结合原告的陈述,综合认定被告是否下落不明。
在缺席审判中涉及到子女抚养及财产处理的问题,原则上应按照被告的答辩意见进行认定。如果被告在庭前提出书面答辩意见,应当按照被告的意见进行认定,这属于被告的自认。如果被告没有提出答辩意见,则应按照《婚姻法》及其解释的要求处理。
在实践中,由于被告拒不到庭,对于子女抚养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可以根据子女目前的抚养状况,判决子女由原告或被告抚养,夫妻财产由原告负责保管。如果被告对此有异议,可以另行主张。这样的判决既不会影响被告事后再主张权利的诉权,也保持了子女抚养和夫妻财产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