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条件 > 婚前财产分割吗

婚前财产分割吗

时间:2024-03-07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6739

  在一段婚姻中,对于财产的分割往往很容易引起纠纷,在婚后一般分割的都是夫妻的共同财产,那么,婚前财产分割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婚前财产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婚前财产分割吗

  婚前财产一般不能分割,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婚姻双方对婚前的财产没有约定,婚前财产是个人财产,而且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共同财产。

  二、婚前财产分割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婚前财产分割协议有法律效力。只要财产分割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财产分割协议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双方都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财产分割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

  三、婚前财产离婚怎么分

  (一)婚前财产是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共同财产。离婚后一般归个人所有。

  (二)结婚后对婚前财产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

  (三)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夫妻约定财产制】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婚前财产分割吗的相关内容。综上,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感谢您的阅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夫妻一方以婚前财产进行股票投资的该如何进行分割

    夫妻一方以婚前财产进行股票投资在离婚时如何分割的问题。对于基于原个人财产自然增值的股票,若婚后未涉及双方共同操作或名义持有人问题,则股票及增值部分属于婚前财产。但若涉及夫妻双方的共同操作或由另一方名义持有,则股票增值部分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股

  • 离婚商品房的财产分割规则

    离婚时商品房的财产分割规则。对于婚前全款购房,如果房产证登记在购房人名下,则属于婚前财产,离婚后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对于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但房产证只有一方名字的情况,如果无法证明另一方出资或赠与,则无法分割房屋。此外,按揭购房和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

  •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法律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夫妻个人财产的界定,包括婚前财产和婚后取得的

  • 婚前财产归属问题

    婚前财产归属问题,涉及存款、股票债券、股权股份、房产和汽车等财产的归属和分割问题。在确定归属时需要考虑时间、用途、账户信息等因素,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股权和房产等复杂情况,提供了具体的处理方式。过户手续对于汽车等财产的归属非常重要。

  • 男方欠债离婚房子可以给女方吗
  • 婚前财产会作为遗产分割吗
  • 婚后多少年婚前财产不能分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