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合并 > 离职后得到的补偿金税款怎么计算

离职后得到的补偿金税款怎么计算

时间:2023-10-2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729
离职时是有补偿金的,离职补偿金是劳动法规定对于职工离职时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规定,那么离职时能有多少补偿金呢?离职后得到的补偿金税款怎么计算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税征免问题

法律依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在其收入未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时,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该数额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并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以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是,将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个税征免范围

根据国家规定,离职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例如,北京市2012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62677元,3倍数额为188031元,超过这个数额的经济补偿金部分才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补偿金发放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对离职补偿金的发放有所不同。员工自行提出或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时,是没有补偿金的。以上是对相关资料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行律师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合并后的债务如何承担

    公司合并后债务的承担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需要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合并过程中需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等,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债权人可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程序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的程序和所需资料。当事人需前往工商局领取申请表并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同时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前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税务局办理变更登记。股权变更所需资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公司章程修正案等。具体申报资料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

  • 股东不签字如何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的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大会的决议需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方为有效。在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等情况下,需依法办理登记事项变更手续。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决策合法性。

  •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指引,特别是对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的审核标准。内容包括合规性要求、股权清晰、经营规范、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同时,详细阐述了申请文件的要求,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专项说明、批准文件等。此外

  • 授权委托书
  •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 公司合并与分立涉及的债务承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