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或者在有重大立功的情况下,我们都希望犯罪分子能够得到减刑假释的机会,从而能够更早的回归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丰富个人生活。那么,减刑假释的基本条件?以下就跟着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减刑假释的基本条件减刑与假释的基本条件是不同的。
(一)减刑的基本条件
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有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二)假释的基本条件
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
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
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
5、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阵,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6、为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者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
7、其他特殊情况的。
二、减刑与假释的区别
1、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执行了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在刑罚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实施的犯罪分子。
2、次数不同;假释只能使用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减刑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次。
3、内容不同;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在考验期内予以考验;减刑则是可以减少犯罪分子的刑期,犯罪分子仍然在监狱里执行相应的刑期。
4、新罪和漏罪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有新罪或者漏罪的,则撤销假释;减刑后有新罪或者漏罪都不影响已经作出的减刑裁定。
三、撤销假释的情形1、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
2、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
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减刑假释的基本条件”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减刑与假释不仅在释义上不同,而且两者的基本条件也不同。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手心律师网的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