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改制 >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是什么

时间:2024-06-0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999
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依法进行改制,那么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是什么,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具体操作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具体操作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

为了鼓励和规范国企改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核心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一般情况下,国企改制方案设计包括企业概况、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新企业构建、改制安排、新企业展望及相关问题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1、资产处置问题

国有净资产在改制中可用于支付改制成本的项目有七项,即“七项扣减”。其中包括经济补偿金、退休人员移交社保机构费用、退休人员统筹外支出、内退人员费用、工伤、长病、“三期”女工等特殊人员相关费用、离休人员费用和剥离和移交社会职能所需费用。

2、人员安置问题

人员安置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在人员安置时,需要考虑企业改制前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工伤、长病和“三期”女工等特殊人员以及离休人员的安置。各级政府对国企改制的要求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和改制后职工队伍的稳定。

国有企业改制的几个具体操作问题

1、国有资产定价问题

国有资产定价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改制中,应采用交易价格而非管理价格对国有资产进行定价,以确保国有资产转让的规范化。

2、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潜亏问题

国有企业长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导致债务负担沉重和潜亏严重。在改制过程中,需要将债务负担转化为正常债务,同时处理历史潜亏问题。

3、员工身份转换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员工身份转换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通过经济补偿,将员工由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型劳动关系。

4、社会职能剥离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目标是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使企业产权成为纯粹的经济产权。社会职能剥离可以通过将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社会或将其社会化来实现。

此外,国有企业改制中还涉及退休金、医疗保险、退休人员社会移交、福利历史欠帐和冗员等问题。所有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都需要依据国家改制政策,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提出创造性的方案和办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三板律师业务:法律专业术语的运用与重要工作流程

    新三板律师业务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流程。包括进行尽职调查,确定股改方案,完成股份制改制,出具法律意见书以及挂牌公司的证券类法律顾问业务。律师在尽职调查中需与目标公司及相关人员沟通,发现企业特殊问题;在股改方案设计中需考虑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独立性和规范运

  • 国有非企业改制的程序及要点

    国有非企业改制的程序及要点。从成立改制工作组开始,详细阐述了包括提出改制申请、制定和初审改制预案、上报审批改制方案等步骤在内的整个改制流程。在改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清产核资及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重要环节。最后,办理新公司注册手续完成改制。

  • 门面房承租人拆迁时如何最大化获取补偿

    门面房承租人在拆迁时如何最大化获取补偿的问题。针对拆迁过程中的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承租人需要仔细审查并确定与拆迁相关的主体。在拆迁集体土地上的私有企业和国有改制不彻底的企业时,承租人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制定民事权利约定,准备相关材料证明,包括产权关系证

  • 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

    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企业改制是改变企业法律形态或股权结构的行为,包括整体改制、部分改制、共同改制等方式。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改制方式,可确保出资人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实现法律形态和股权结构的变更。

  • 国有企业改制员工身份转换的问题
  • 企业改制属于重组的定义方式都有哪几种?
  • 法律规定企业改制程序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