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改制 >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是什么

时间:2024-06-0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999
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依法进行改制,那么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是什么,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具体操作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具体操作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点

为了鼓励和规范国企改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核心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一般情况下,国企改制方案设计包括企业概况、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新企业构建、改制安排、新企业展望及相关问题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1、资产处置问题

国有净资产在改制中可用于支付改制成本的项目有七项,即“七项扣减”。其中包括经济补偿金、退休人员移交社保机构费用、退休人员统筹外支出、内退人员费用、工伤、长病、“三期”女工等特殊人员相关费用、离休人员费用和剥离和移交社会职能所需费用。

2、人员安置问题

人员安置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在人员安置时,需要考虑企业改制前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工伤、长病和“三期”女工等特殊人员以及离休人员的安置。各级政府对国企改制的要求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和改制后职工队伍的稳定。

国有企业改制的几个具体操作问题

1、国有资产定价问题

国有资产定价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改制中,应采用交易价格而非管理价格对国有资产进行定价,以确保国有资产转让的规范化。

2、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潜亏问题

国有企业长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导致债务负担沉重和潜亏严重。在改制过程中,需要将债务负担转化为正常债务,同时处理历史潜亏问题。

3、员工身份转换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员工身份转换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通过经济补偿,将员工由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型劳动关系。

4、社会职能剥离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目标是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使企业产权成为纯粹的经济产权。社会职能剥离可以通过将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社会或将其社会化来实现。

此外,国有企业改制中还涉及退休金、医疗保险、退休人员社会移交、福利历史欠帐和冗员等问题。所有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都需要依据国家改制政策,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提出创造性的方案和办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内容,包括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与付款方式、股权交付、公司盈亏分担、陈述与保证、税费负担、资产移交及风险承担等方面。协议规定了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一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详细说明了股权转让的付款方式、交付方式、相关手续、债权债务分担

  • 破产制度的概述及其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破产制度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企业改制重组中的破产逃债问题及其原因。破产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体现竞争机制,但一些企业利用破产逃避债务,损害国家和债权人的利益。其原因包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行政干预以及破产法律规定的漏洞。现行破产法存在对债权

  • 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纠纷的法律适用

    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纠纷主要依据企业章程并参考相关指导意见审理。关于企业改制纠纷,需区分民事纠纷种类并适用相应法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纠纷应优先适用相关专门法律。当公司章程与《公司法》条款不一致时,需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所需材料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所需提交的材料及相关影响。无论是增加、减少经营范围还是由于行业变更导致的经营范围变更,都需要向工商、税务机关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相关证明、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修订稿等必要材料。此外,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将导致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更换

  • 公司逃避债务的方式
  • 同一单位是否要满十年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