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并购 > 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

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

时间:2023-09-1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0826

  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需要缴纳的一个税务企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去申报,那么企业所得税在申报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申报企业所得税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

  企业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必须实行电子信息采集。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必须在抄报税成功后,方可进行纳税申报。

  企业所得税申报流程如下:

  (一)先登录到国税网;

  (二)点击网上办税;

  (三)输入本企业的纳税编号及密码,验证码;

  (四)点击网上拓展;

  (五)进入网上拓展界面,点击我要申报,下载软件;

  (六)下载完成后,安装;

  (七)再次点击,我要申报,先要申报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八)申报成功后,再点击我要申报,在界面的左方中间位置,找到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申报,点击我要申报,下载所得税的PDF文档;

  (九)填写数据,点击提交。

  二、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1、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

  2、纳入收入总额的其他几项收入。

  (1)企事业单位技术性收入减免税均以主管税务部门批准的“技术性收入免税申请表”为依据,未经税务机关审批的所有收入,一律按非技术性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2)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收入总额予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3)对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证券交易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当期损益,按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允许将从事证券交易的所得置于账外隐瞒不报。

  (4)外贸企业由于实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因汇率并轨、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入应纳税所得额。

  (5)纳税人享受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以及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家另有文件指定专门用途的,都应并入企业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

  (6)企业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入处理;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也应作为收入处理。

  (7)企业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估定。

  (8)企业依法清算时,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的相关内容,申报企业所得税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我们要注意这些注意事项。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这取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若允许则有效,若禁止则无效。在公司法规定下,股东间可相互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否则视为同意转让。

  • 企业并购的法律程序及阶段

    企业并购的法律程序及阶段。文章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目标企业调研、并购方案调整、谈判及签约以及并购实施。在前期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制定并购方案并确定目标企业。在目标企业调研阶段,需要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并形成尽职调查报告。并购方案需要根据

  • 实收资本的定义及构成

    实收资本的定义、构成及其变更流程。实收资本是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企业实收资本变更需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信息等。适用于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

  •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和法律保障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与法律保障问题。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反收购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防范措施包括严防尽职调查中的陷阱、明确尽职调查中的风险点和充分考虑职工安置问题。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注意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是什么意思?
  • 外资公司收购需要注意哪些
  • 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后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