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监督 > 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筹建期间存在的税务问题

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筹建期间存在的税务问题

时间:2025-05-17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2618
对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处理,发现异常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相关科目发生异常时如何解决寻找到相关案例,案例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背景

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是一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热、电、气的生产。公司实收资本为8000万元,目前仍处于筹建期间,计划于2012年9月投产。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属于国税管理。

税务检查发现的问题

2010年6月,税务检查人员对该公司2009年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发现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存在异常,余额较大且月度间不平衡。检查人员对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该公司的“长期待摊费用”发生额在月度间不平衡,呈现上升趋势直到季末开始下降,其中有一个季末余额为负数。经分析,检查人员认为这很可能是该公司取得了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并冲减了“长期待摊费用”,但该收入未申报纳税。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财务人员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业务水平较高,因此税务人员认为该公司不应该出现这种技术性错误。

实地核查结果

为了解决疑点,税务检查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实地核查,重点关注了长期待摊费用及其明细项目。经核查,该公司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包括筹建期间发生的人员工资、差旅费、办证费、管理费、借款利息和其他费用,而其他费用并没有出现红字,即没有冲减在建工程的试运行收入。然而,检查人员却发现了“长期待摊费用——利息支出”栏目中的红字,其摘要栏说明是筹建期间取得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冲减了“长期待摊费用——利息支出”。由于银行按季度结息,因此平时月份金额呈上升趋势,每季末“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余额下降,有时出现负数,且具有规律性。

税务处理方法

税务检查人员指出,该公司取得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应全额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财务人员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未投产的企业为什么还要纳税,同时也质疑为什么利息收入纳税而利息支出不能扣除。税务人员解释,《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明确指出了利息收入均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无论是筹建期间还是生产经营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都需要申报纳税。对于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第九条规定,可以选择一次性扣除或按照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旦选定,不得改变。对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年度未摊完的开办费,可根据上述两种方法处理。因此,该项取得的利息收入不能扣除费用后申报纳税。

结论

本案例较为特殊,类似问题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筹建期间只有贷款利息支出,没有利息收入。因此,大多数纳税人认为企业处于筹建期间,未投产,不需要纳税。然而,税务机关应该注意到不仅仅是正常经营企业,筹建期间的企业也需要进行税务管理,并善于使用内部资料寻找问题。本案例中,税务检查人员从财务报表中发现异常,进而进行了分析检查,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因此,在确定税务检查对象时,不应局限于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在日常税务管理中,对筹建期间的企业也不能疏于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程序及所需文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包括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或股权交割证明、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修正案以及可能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等步骤。最后需提交公

  • 破产企业是否可转让公司股权

    破产企业关于公司股权的转让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可以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但在企业破产法的限制下,重整期间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转让股权,需经过人民法院同意。

  •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的问题。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不是质押生效的要件,但律师认为它应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设质的公示要件之一。学者梁*星认为只需交付出资证明书,而不需要股东名册记载。但律师认为股东名册的登记也是股东转让出资的要件

  •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限制于他们的出资额。如果出资未缴清,股东需继续履行出资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根据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同时,《公司法》规定了股东需承担直接责任的特定条件,如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并损害债权人

  • 一人公司设立监事的必要性
  • 民办非企业法人股权的质押条件
  • 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