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于违反刑法的个人、组织和集体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应当接受何种处罚是根据依据法律以及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决定的。那么,减刑了还能假释吗?以下就跟着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减刑了还能假释吗减刑后还可以假释,但是有时间间隔的限制。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一年;对一次减二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没有规定服刑多久可以减刑。只有符合一定条件才可以。对于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一下条件:
1、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
二、减刑与假释的区别
1、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执行了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的犯罪分子;
2、次数不同;假释只能一次,而且负有考验期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减刑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次;
3、内容不同;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在考验期内予以考验;减刑则是适当减少犯罪分子的刑期,犯罪分子仍然在监狱里执行相应的刑期;
4、新罪和漏罪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有新罪或者漏罪的,则撤销践行后发现有新罪或者漏罪的,不影响已经做出的减刑裁定。
三、撤销假释的情形1、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
2、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
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减刑了还能假释吗”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减刑了还是可以假释的,但具有时间间隔的限制,要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手心律师网的专业律师。
合议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中宣判的时间规定。合议庭审理案件一般期限为六个月,可因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宣判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期限及法院。对于离婚判决,需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
哪些人不具备担任辩护人的资格,包括正在被执行刑罚或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被依法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等。此外,人民法院等相关机构的现职人员、人民陪审员、与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也不得担任辩护人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没有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具体条文内容。看守所应保障律师履行辩护职责所需的时间和次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包括律师向看守所出具相关证件和委托书等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律师的权利,包括独立执业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级别管辖的规定。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有不同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处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处理重大和有特定性质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处理辖区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处理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