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引发争议是否具有可诉性
一、因企业改制活动引发的纠纷,必须是建立在企业“自主改制”基础上,才可以纳入法院主管范围的民事纠纷,由法院才依法予以受理。
二、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导的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
1.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解决;
2.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三、法院在决定由企业改制引发的纠纷是否受理时,不再根据企业性质作出不同划分。
【律师提示】
①企业自主改制引发平等主体之间关于民事权益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属于法院主管的案件范围,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②企业非自主改制(由政府主导/指令下进行改制)引发不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因民事权益发生纷争的劳动关系,法院不予以受理。
③企业自主/非自主改制区别:
A.能否体现自由意志;
B.是否等价有偿;
C.当事人地位不同。
④民事纠纷是指基于平等法律地位的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纠纷:
A.纠纷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服从的隶属关系;
B.存在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二条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草案内容】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导的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解决;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政府调整划转企业国有资产引起的纠纷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履行劳动合同问题的通知
破产制度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企业改制重组中的破产逃债问题及其原因。破产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体现竞争机制,但一些企业利用破产逃避债务,损害国家和债权人的利益。其原因包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行政干预以及破产法律规定的漏洞。现行破产法存在对债权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包括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或股权交割证明、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修正案以及可能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等步骤。最后需提交公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及时报告安全事故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强调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隐患,并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按严重程度分类处理
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源配置问题,提出通过资产重组优化产业、行业和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文章还指出,资产重组有助于形成大企业集团,促进内部资源整合,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企业重组有助于解决证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