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引发争议是否具有可诉性
一、因企业改制活动引发的纠纷,必须是建立在企业“自主改制”基础上,才可以纳入法院主管范围的民事纠纷,由法院才依法予以受理。
二、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导的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
1.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解决;
2.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三、法院在决定由企业改制引发的纠纷是否受理时,不再根据企业性质作出不同划分。
【律师提示】
①企业自主改制引发平等主体之间关于民事权益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属于法院主管的案件范围,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②企业非自主改制(由政府主导/指令下进行改制)引发不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因民事权益发生纷争的劳动关系,法院不予以受理。
③企业自主/非自主改制区别:
A.能否体现自由意志;
B.是否等价有偿;
C.当事人地位不同。
④民事纠纷是指基于平等法律地位的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纠纷:
A.纠纷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服从的隶属关系;
B.存在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二条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草案内容】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导的企业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解决;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政府调整划转企业国有资产引起的纠纷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履行劳动合同问题的通知
国有非企业改制的程序及要点。从成立改制工作组开始,详细阐述了包括提出改制申请、制定和初审改制预案、上报审批改制方案等步骤在内的整个改制流程。在改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清产核资及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重要环节。最后,办理新公司注册手续完成改制。
门面房承租人在拆迁时如何最大化获取补偿的问题。针对拆迁过程中的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承租人需要仔细审查并确定与拆迁相关的主体。在拆迁集体土地上的私有企业和国有改制不彻底的企业时,承租人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制定民事权利约定,准备相关材料证明,包括产权关系证
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企业改制是改变企业法律形态或股权结构的行为,包括整体改制、部分改制、共同改制等方式。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改制方式,可确保出资人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实现法律形态和股权结构的变更。
江门市直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的试行办法。办法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保障职工权益,包括制定详细的员工安置方案、涉及劳动合同变更、经济补偿金支付等内容。改制过程中应听取职工意见,决策公开透明,并受地方政府实施方案支持。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