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观方面:这两种罪都要求犯罪行为实际上造成严重后果或严重损失,只有危害后果严重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
(2)主观方面:这两种罪都是以过失为基础,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支配下实施犯罪。
(1)犯罪客体:玩忽职守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的是工厂、矿山、林场等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
(2)犯罪行为方式:玩忽职守罪的行为人表现为消极地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人表现为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
(3)犯罪主体: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工厂、矿山、林场等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相关问题,我们为您推荐以下内容: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进而使国家利益受损,将构成滥用职权罪,并面临相应处罚。对于徇私舞弊的管理人员,处罚更为
渎职罪的涉案判罚额度的判定准则和量刑标准。对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可以构成刑事犯罪,量刑为三至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量刑为三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