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并购 >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多少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多少

时间:2024-09-22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351
在实践中,公司进行收购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要约或者协议两种方式收购的,通过要约进行收购的时候,收购方就会向被收购方发出要约,那么,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多少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收购要约的收购期限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应不少于30日,且不得超过60日,但竞争要约除外。

收购要约的撤销限制

在收购要约约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依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执行。

收购要约适用于所有股东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

不同股份种类的不同收购条件

如果上市公司发行了不同种类的股份,收购人可以针对持有不同种类股份的股东提出不同的收购条件。

变更收购要约的规定

如果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必须及时公告并载明具体变更事项,并通知被收购公司。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变更收购要约不得涉及降低收购价格、减少预定收购股份数额、缩短收购期限,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这取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若允许则有效,若禁止则无效。在公司法规定下,股东间可相互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否则视为同意转让。

  • 兼并与收购的区别及其法律含义

    兼并和收购的定义、法律实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兼并是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实体,并获得决策控制权。收购则是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来获得其控制权。两者区别在于兼并中法人实体消失,而收购中法人实体可继续存在。此外,兼

  • 企业并购的法律程序及阶段

    企业并购的法律程序及阶段。文章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目标企业调研、并购方案调整、谈判及签约以及并购实施。在前期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制定并购方案并确定目标企业。在目标企业调研阶段,需要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并形成尽职调查报告。并购方案需要根据

  •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和法律保障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与法律保障问题。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反收购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防范措施包括严防尽职调查中的陷阱、明确尽职调查中的风险点和充分考虑职工安置问题。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注意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是什么意思?
  • 外资公司收购需要注意哪些
  • 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后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