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是什么

时间:2025-02-0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444
依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公司是可以在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或者深圳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交易的,而除了主板外,还有创业版,创新板等的上市板块,那么什么是科创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科创板的定义和背景

科创板,俗称“四新板”,是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作为上海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产物之一,科创板的设立是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的一部分。

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范围

科技型企业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或经过政府权威认证的科技型企业等。

创新型企业包括上海发展的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概念中确立的三类“抓手型行业”:

  1. 新型显示、机器人、再制造等20个从制造到智造的重点方向;
  2. 网络视听、大数据、云平台等14个制造服务融合的先进方向;
  3. 互联网金融、信用服务等9个新型服务业态等。

此外,没有上述资质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自主进行信息披露,并委托第三方推荐机构发表专业意见等市场化的方式判断其是否具备科技创新要素。

科创板的挂牌企业定位

上证所计划推出的新兴板范围可能包括《中国制造2025》圈定的10个产业、国家部委定义的创新型企业等。

相关法律规定

《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

(十五)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强化对创新成果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对引导基金参股天使投资形成的股权,5年内可原值向天使投资其他股东转让。创新国资创投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并按照市场化方式确定考核目标及相应的薪酬水平。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在国有资产评估中使用估值报告,实行事后备案。对已投资项目发生非同比例增减资,而国有创投企业未参与增减资的经济行为,允许国有创投企业出具内部报告。

支持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探索研究科技企业创业保险,为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创业风险保障。支持保险机构与创投企业开展合作。

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全资控股的投资管理公司,与银行形成投贷利益共同体,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实行投贷联动。发挥民营银行机制灵活优势,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或基金。建立政策性担保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银行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加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争取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板,支持中小型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挂牌。探索建立资本市场各个板块之间的转板机制,形成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的良好体系。探索建立现代科技投资银行。建设股权众筹平台,简化工商登记流程,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试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融资的特点

    股权融资的特点和优势。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资方式引进新股东,筹集资金无需还本付息,股权融资建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相比证券市场中的公开市场,股权融资在信息公开性和资金价格的竞争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借贷者在企业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

  • 股权融资偏好的劣势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劣势。过度的股权融资导致资金使用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上市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下降,财务杠杆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为改善这一现象,应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股权融资并加强对募股资金使用的监管。

  • 婚内债务离婚时怎么样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

    婚内债务离婚时如何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的问题。夫妻个人债务包括婚前债务、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资助亲友所负的债务等。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的承担原则包括财产约定、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等。同时,介绍了不同阶段律师在解决婚姻债务问题上的作用

  • 融资租赁届满后,租赁物归谁所有

    融资租赁届满后租赁物的归属问题,以及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和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的区别。在租赁期满时,租赁物可以归出租人或承租人所有,具体取决于双方的约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及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的不同点,如租赁实质、目的、合同当

  • 公司融资的风险有哪些
  • 融资租赁公司申办条件有哪些
  • 融资租赁公司设立条件如何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