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对于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期限,我们可以分为原则期限和特殊期限两种。原则期限是指抚养费的给付一般持续到子女18周岁。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并且能够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子女,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特殊期限是指子女成年后,根据父母的经济负担能力,仍需要负担抚养费,具体的停止期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特殊期限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的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尚在校就读且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子女。对于具备上述特殊情况之一的子女,有负担能力的父母仍需负担其抚养费。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可以采取以下的给付方式: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具体方式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
1. 原则上应采取定期给付。对于有固定收入或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母,应按月给付;从事农业生产或收入较高的父母,可按季或年给付;特殊情况下,也可一次性给付,如当事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有条件一次性给付;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一般会采取一次性给付的方式,以避免日后执行困难。
2. 可以采取以物折抵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一方。根据确定的子女抚养费数额,在归属于无经济收入一方或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中,以相当的数额折抵抚养费,交付给抚养子女的一方。
对于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计算标准,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计算:
1. 有固定收入的情况。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比例进行判决。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具体数额一般掌握在800~2000元/月。对于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情况,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 高收入的情况。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情况,可以超过上述幅度,但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 低收入的情况。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幅度的情况,如果有较多其他财产,可以不按照上述比例而按照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果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以不按照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4. 无收入的情况。可以通过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情况,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为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5. 特殊情况下,如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需经双方同意)等,可以超过上述幅度进行判决。
虽然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父母的义务,但需要综合考虑离婚父母的能力大小、经济水平以及孩子的生活、教育支出等因素来确定负担孩子抚养费的数额。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关于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遵守相应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以由本人或父母申请,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本人申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
自愿离婚所需提交的材料及办理程序。当事人需提交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介绍信、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照片以及离婚协议书。办理程序包括初审、受理、审查和登记(发证)四个步骤。离婚协议书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并包括子女抚养教育、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