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夫妻关系破裂的结果,常常伴随着矛盾和怨气。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往往会做出冲动的决定,导致不理智的行为。有些人为了尽快解脱婚姻的痛苦,对财产分割问题听之任之,从而丧失了应有的权益。然而,一旦离婚手续办理完毕后才意识到财产分配的问题,再提起诉讼就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除非能证明不存在欺诈或胁迫等情况。因此,在离婚时双方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急躁,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进行具体明确的约定,并在必要时咨询或聘请专业的律师。
子女抚养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离婚后往往会引发争议,尤其是在抚养费的支付方面。例如,离婚协议中仅规定每月支付抚养费500元,但男方连续半年未支付,女方多次催促却遭到推脱,最终只能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律师建议,在起草离婚协议时,最好明确约定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时间,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很多人忽视了探望子女的约定,导致生活中经常发生一方阻止另一方探望子女的情况。律师建议,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探望子女的时间和地点,以避免后续纠纷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
例如,在离婚协议中仅规定双方存款平分,却没有明确具体数额。由于丈夫的收入一直由他自己管理,妻子对其不了解。离婚后,丈夫声称自己只有4万元存款,只能分给妻子2万元。实际上,丈夫作为高级管理人员,收入远远超过这个数额,但由于离婚协议没有明确存款数额,妻子无法证明丈夫的真实收入,导致再次损失自己应有的财产份额。
因此,将财产分配固定化通过协议是确保当事人能够实现财产权益的最佳方式。
离婚协议可能看似简单,但以上的例子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建议采用协议离婚方式的夫妻最好聘请专业的律师起草离婚协议书。律师在全面了解和调查后,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起草一份全面、专业、严谨的离婚协议。
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包括当事人资格要求、共同意愿要求以及对子女和财产问题的适当处理。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必须是合法夫妻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必须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此外,协议离婚必须遵循一定程序,包括申请离婚登记、接受婚姻登记管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婚姻法》第46条,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可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协议离婚后的一年内,若未明确表示放弃,仍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为预防离婚财产纠纷,夫妻应进行财产公证、书面协议,并注意防止一方擅自转移或处置财产。如已
婚姻法修正案的新变动,包括夫妻同居义务的争议、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确立、损害赔偿制度对重婚的遏制、个人特有财产的归属、离婚过错赔偿原则的引进、离婚条件的规定以及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等。新婚姻法下的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离婚房产纠纷的宣判时间和办理析产的时间。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诉讼时效为两年。漏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同样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办理析产需到公证处、房产交易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