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夫妻离婚小心财产转移

夫妻离婚小心财产转移

时间:2023-10-14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7226

离婚案件中的财产转移问题

背景

在现代社会,离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然而,大多数离婚案件都存在一方怀疑另一方转移家庭财产、制造债务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婚姻破裂的边缘尤为普遍,夫妻双方会采取各种手段,将婚前共同存款私下转投股市、国债或以他人名义购买房产,甚至在生意上做假账来证明自己经营失败,从而转移财产并背上债务。

取证难问题

在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案件中,普遍存在着取证难的问题。一方控制着家庭财产,如果将现金或财产转移,另一方很难知晓,即使知道也难以举证。即使法院判决一方要赔偿对方钱财,但前者早就将所得款转存他人名下,判决就变得无效。这种情况在乌鲁木齐市司法实践中非常普遍。

转移财产手法之一:私下变卖

例如,常女士曾撤回离婚起诉,与丈夫和好。然而,几个月后,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时,发现丈夫在她撤回起诉后将家中多处房产和汽车都卖掉了。由于难以举证,常女士只能放弃对这些财产的所有权。

转移财产手法之二:伪造债务

在另一个案例中,王华声称他与卫刚婚后积累了巨额资产。然而,当卫刚提起离婚诉讼时,王华却声称有五六百万元的债务,而且这些债务都是在短短几个月内产生的。卫刚指责王华伪造债务,恶意转移财产。乌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大部分债务属于个人债务,不能以夫妻财产来偿还。

转移财产手法之三:私赠财产

有些夫妻之间存在私下转移财产的情况。例如,一对夫妻结婚多年,丈夫收入不高,妻子做贸易收入丰厚。丈夫因妻子私自处置财产而提起离婚诉讼,但由于无法举证,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预防和解决财产转移问题的方法

财产公证

预防离婚引起的财产纠纷的最好方法是对财产进行公证。夫妻双方在财产约定时,应约定婚前财产,并对婚姻存续期间和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进行约定。双方还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私下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归属。

联名账户和财产保全

为了防止对方擅自转移现金,夫妻可以将大额存款设立联名账户。如果发现对方转移、变卖或毁损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寻找新证据

在离婚后一段时间内,如果一方找到对方婚前转移财产的证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对方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结论

离婚案件中财产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防止和解决这个问题,夫妻可以通过财产公证、联名账户、财产保全等方式预防和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如果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法律规定,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能会受到少分或不分财产的惩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案件

    离婚案件中的各项证明材料要求。包括婚姻关系证明、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子女情况、家庭财产及债权、债务、双方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证明材料的提供。同时,对于扶养案件、赡养案件以及收养案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离婚过程中,这些证明材料是处理离婚案

  • 离婚后保全财产吗要多少钱

    离婚后是否需要保全财产及相关费用、操作时间,以及离婚后是否还可以分割财产的问题。是否需要保全财产及费用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存在一方可能转移、隐匿财产的情形,保全费用通常为被保全财产价值的一定比例。离婚后一般情况下不能再分割财产,但存在特殊情况如隐

  • 配偶名下财产能不能保全

    配偶名下财产能否保全的法律问题。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在特定情形下可保全,个人财产则不能随意保全。起诉离婚时的车辆保全需按法律程序操作。起诉离婚是否需要保全视具体情况而定,涉及财产分割且存在一方可能转移财产的情形下可申请保全。

  • 离婚案件可以诉前保全吗

    离婚案件中诉前保全的可行性。离婚案件可以诉前保全,目的是为了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保障判决能够执行。申请诉前保全需担保,费用根据被保全财产价值确定。同时,离婚案件中的财产保全也涉及抚养权等问题的保全。总之,离婚案件中的保全措施需遵循法律规定和法院要求。

  • 打离婚官司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
  • 离婚以后孩子继承财产怎么算
  • 离婚对方继承的财产怎么分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