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伟祥,1967年生,居住在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东王村。由于家庭困难,他至今未娶妻。2009年10月,他通过婚介所认识了离异的李浩华。两人于2010年5月26日登记结婚,并在2010年6月9日举行了订婚仪式前向女方支付了22000元彩礼。然而,妻子于2010年11月19日离家出走,两人至今分居。
令安伟祥始料未及的是,妻子竟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称因安伟祥婚后爱喝酒且经常酒后无故打骂她。
安伟祥坚称妻子所诉的打骂行为并不存在,但鉴于妻子要求离婚,他也同意。然而,由于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支付给妻子的22000元彩礼是他东拼西凑凑起来的。妻子与他结婚仅几天就要离婚,他感到十分冤枉。因此,他要求妻子返还彩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解释,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
根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婚姻家庭案件中若干问题的处理问题》的规定,返还彩礼的范围主要限制在男女双方未结婚的情形。对于男女双方结婚时间较短或者结婚后未同居生活的,要准确理解"生活困难"的标准,即彩礼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极度困难,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支持一方请求返还彩礼。对于结婚超过1年以上的情况,原则上不支持一方要求退还彩礼。
长清区法院认为,原、被告婚姻基础一般,婚后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原告女方离家出走导致双方未建立真正的夫妻感情。原告要求离婚,被告也同意离婚,说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许原告的离婚请求。由于被告给付原告的彩礼金额较大,且双方共同生活时间较短,被告要求原告返还彩礼的请求合理合法。因此,法院在判决原被告离婚的基础上,酌情判决原告返还被告16000元,并规定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
彩礼的法律性质及返还条件。文章指出彩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返还,并列举了彩礼的目的性、给付的钱财属于彩礼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返还条件。文章还区分了婚前附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并强调了彩礼纠纷处理需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和实际情况。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解决彩礼纠纷时,应注意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考虑返还请求、确保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区分彩礼
女方不退还彩礼是否会被拘留的法律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彩礼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女方不退还彩礼不会拘留,但可能会被强制执行。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平均分割。但如果彩礼由一方家庭独自占有,则不属于
离婚时哪些情况下彩礼不需要返还的问题。具体包括彩礼已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男女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以及给付彩礼未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形。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和诉讼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