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申请强制解散公司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7-1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知道有限公司的股东一般是以出资的形式进行认缴股份,但是公司经营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那么如果公司如果经营不下去的时候股东能否申请强制解散?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适用法律条款
根据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导致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
二、申请强制解散公司的条件
1.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包括股东会失灵、董事会失灵和经营层失灵等情况。2. 继续存续将导致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3. 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的困难。4. 股东人数要求:申请强制解散公司的股东必须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的百分之十以上。
三、申请强制解散公司的程序
在申请强制解散公司之前,应当首先组织股东、经营者和高管进行协商,寻找解决严重困难的途径。只有当股东无法通过查账、转股、退股等方式缓解困难时,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的原因分类
一、一般解散的原因
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一般解散的原因包括:1.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 公司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而解散。需要注意的是,当公司章程规定的事由出现时,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来延续存在,只需获得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或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
二、强制解散的原因
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包括:1. 主管机关决定解散国有独资公司。2. 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情况下,应当解散。3. 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根据以上规定,股东申请强制解散公司是一项重要的法定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确保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转让的条件
公司转让的条件和流程。在转让前需要进行检查,包括检查公司是否存在债务、以前的经营状况、是否按时参加年检以及审计报告。转让流程包括召开股东大会讨论、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签订合同等。在转让完成后,需要修改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和公告。
-
公司解散的认定及其效力
公司解散的事由、特征、程序和效力。公司解散的事由包括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等。公司解散后法人人格仍存在,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限。解散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注销登记和公告公司终止。解散的效力包括停止一切积极活动、成立清算组等
-
董事会决议纠纷纲领范本
公司决议纠纷的处理方法。涉及决议内容违反法律、公司章程的决议无效或撤销纠纷,股东可在一定期限内起诉;决议撤销纠纷方面,讨论了董事会会议的召集、主持主体及召集程序中的瑕疵问题,包括通知内容、时间、出席人数等规定的不完善。
-
股东对公司解散存分歧小股东一般怎么维权
小股东在公司解散问题上如何维权的问题。当小股东在股东会决议同意解散公司后遭遇大股东拒绝解散的情况时,他们不能单独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小股东可以通过申请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和重新形成股东会决议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特定情况下,持有超过百分之十股份的股
-
公司解散做假账的法律处罚
-
公司解散的条件
-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