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前房产不属于共有财产
问:我朋友侯先生2002年购买了一套55万元商品房,贷款30万元,产权登记人为侯先生。2004年侯先生结婚,但没和妻子进行书面财产约定,还贷一直是侯先生独自负担。
最近侯先生要离婚,妻子说房子是共同财产,要求享有一半份额。侯先生认为房子应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请问这在法律上如何界定?
在离婚案件中,认定争议财产的性质,要看其取得的时间。侯先生购买该房屋是2000年,而侯先生与妻子结婚是在2004年。
这也就是说侯先生取得该房屋的时间是在其与妻子结婚之前。
我国婚姻法第17条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有明确规定,即只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才能认定为是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另有约定的除外)。侯先生取得财产(该房屋)的时间是在婚前,而并非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同时也没和妻子就此问题作出约定,因此,该房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由于侯先生在婚后用所得收入“独自”还贷,这部分收入属于共同财产,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可考虑由侯先生对其太太做适当补偿。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个人首付购买的房子在结婚后是否属于个人财产的问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虽然房子的首付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需要支付的按揭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对夫妻共同财产做了相关规定。因此,在处理这类房产问题时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条文并
婚后房子财产公证是否需要交税及相关费用,以及夫妻房产公证后的财产归属问题。婚后房子进行财产公证一般不需要交税,只需缴纳公证费用,具体费用因地区及公证事项复杂程度而异。夫妻房产公证后不一定算共同财产,需依据公证的具体内容确定。结婚后房产可以进行公证,明
农村结婚婚房的归属问题。婚前个人购买的房产,如果登记在双方名下或婚后购买,通常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若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并明确表示只赠与该方子女,则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对于农村婚后盖的房子,根据出资和赠与情况确定归属。婚前房产可以通过协议约定为夫妻双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