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前房产不属于共有财产
问:我朋友侯先生2002年购买了一套55万元商品房,贷款30万元,产权登记人为侯先生。2004年侯先生结婚,但没和妻子进行书面财产约定,还贷一直是侯先生独自负担。
最近侯先生要离婚,妻子说房子是共同财产,要求享有一半份额。侯先生认为房子应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请问这在法律上如何界定?
在离婚案件中,认定争议财产的性质,要看其取得的时间。侯先生购买该房屋是2000年,而侯先生与妻子结婚是在2004年。
这也就是说侯先生取得该房屋的时间是在其与妻子结婚之前。
我国婚姻法第17条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有明确规定,即只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才能认定为是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另有约定的除外)。侯先生取得财产(该房屋)的时间是在婚前,而并非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同时也没和妻子就此问题作出约定,因此,该房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由于侯先生在婚后用所得收入“独自”还贷,这部分收入属于共同财产,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可考虑由侯先生对其太太做适当补偿。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的工资属于共同财产,共同财产还包括生产、经营的收益等。同时,夫妻一方也有其个人财产范围,如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等。夫妻可以约定婚姻期间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如无约定则适用法律的
离婚诉讼中丈夫转让股权的有效性问题,涉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需考虑股权是否为共同财产,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财产保全的时间限制,包括诉前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规定和相应措施。
假离婚后财产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在夫妻双方未同居的情况下,如果已经办理离婚登记并生效财产分割协议,无法重新分割财产;若夫妻依旧同居,则按照共同财产处理,平均分割但需考虑双方权益和过错程度。同时需注意双方协议优先,法院依法分割的
关于借款能否提前索要的问题。在儿子购房借款案例中,律师表示父母与儿子间签订的借条有效,父母有权要求儿子提前归还资助购房的借款,以保障自身权益。而在夫妻间大额借款案例中,能否提前索要借款需依据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具体约定,若借款期限已到且未违反法律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