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涉外婚姻 > 涉外婚姻办理 > 英美对涉外离婚判决的承认

英美对涉外离婚判决的承认

时间:2023-08-20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0953

  导读:至1953年止,英国仅对当事人住所地的外国离婚判决予以承认,若非住所地法院的离婚判决,即使婚姻关系在英国成立,而当事人又为英国人;或者配偶是外国人,而婚姻又系外国成立,皆不能获得英国法院的承认。可见英国法院承认外国离婚判决对离婚诉讼管辖权限的苛刻。

  美国法院着重审查外国判决是否与法院的公共秩序相抵触,引用二个判例如下:

  1、Gould v. Gould,在本案中,纽约州上诉法院承认法国法院对美籍夫妇的离婚裁判。离婚理由是为妻之通奸,此理由依纽约州法亦属可成立裁判离婚。当事人均曾参加法国的诉讼,纽约州法院指出,夫住所设在纽约,但其过去曾连续五年与其妻居住于法国,且法国法院系适用纽约州法为离婚的准据法。至于法国法院是否有离婚管辖权这一点,纽约州法院则言:就本案的案情,承认法国法院判决不致抵触本州的政策。虽然当事人在住所地法院不在法国,本州非必须承认该法院的判决,但承认既符合礼让原则,又不抵触本州公共政策,本州自不被禁止承认。

  2、Scort v.Scort,本案中加州(California)最高法院承认一墨西哥离婚判决,盖由于事实审法庭认定原告乃善意的墨西哥住民。本案中值得注意的是 Traynor法官所发表的赞同意见,他引用Gould v .Gould及其他英国判例就仅对当事人住所地法院的判决予以承认的正确合理性,表示怀疑看法。他认为依加州法律,如果外国法院的判决依该判决国法律是有效的,则加州即应予承认,除非抵触我们的公共秩序。上述判例中可窥见加州及纽约州法律对外国法院判决所持的态度。Gould判例所采取的标准,近似英国Indyka所采取的真实及重要的牵连原则。而Trayor法官所谓外国判决仅于违反加州公共秩序时方不加以承认,也不外指外国法院对当事人婚姻身份显然欠缺正当利益,或当事人有规避内国法律的企图等情形。

  但这种管辖权行使原则最近已有所修正,著名的Indyxa v.Indyka判例树立了关于承认外国判决之新原则。本案案情如下:捷克籍一妇女在捷克得到一缺席裁判离婚,其丈夫住所地在英国。捷克法院的离婚管辖关系建立在当事人国籍或居所上。当第二位妻子在英国法院请求离婚时,其丈夫主张再婚系无效。因依英国管辖权的原则,捷克法院无离婚管辖权,故其判决不应为英国法院所承认。但英国贵族院最终承认捷克法院有离婚管辖权,其一致的见解认为,凡请求离婚者与为裁判离婚的法院有真实与重要之牵连时,该判决自应为英国法院所承认。还应指出的是,英国法院对非司法离婚,例如依当事人协议,或依宗教法规所为之片面离婚等也予以承认。但必须是离婚配偶的住所地法承认此种离婚方式。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婚姻法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我国涉外婚姻如何适用法律

  我国涉外婚姻如何适用法律

  内地居民涉港、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婚姻的条件

    涉外婚姻的条件。首先,对年龄有要求,男女不得早于22周岁和20周岁。其次,某些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和正在接受劳动教养、服刑的人不能与外国人结婚。最后,其他公民在符合婚姻法原则、具备实质要件并向中国政府涉外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的情况下,可以与外国人结

  • 我国涉外婚姻登记管理的指导思想

    中国涉外婚姻登记管理的指导思想,包括婚姻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和登记程序。涉外婚姻登记机关是地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涉外婚姻登记需要提交多种证件,包括身份证、户籍证明、护照等。结婚登记费用每对收取9元。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涉外婚姻登记要求和费用标准。

  •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限制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限制。第一类限制涉及特定公职人员,包括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以及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等,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法律禁止他们与外国人结婚。第二类限制是针对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由于他们正在接受法律制裁并限制了人身自由

  • 涉外婚姻离婚事宜的处理方式

    涉外婚姻离婚事宜的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均为中国国籍,在国外登记结婚的处理方式;一方为中国公民,另一方为外国公民,在国内或国外登记结婚的处理方式。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双方能达成合意或不能达成合意的解决方案,包括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 涉外离婚是否要公证
  • 涉外离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 涉外离婚案件的种类有哪些及处理方式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