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3年之前,英国法院只承认当事人住所地法院的外国离婚判决。即使婚姻是在英国成立的,当事人是英国人,或者配偶是外国人,婚姻是在外国成立的,都不能获得英国法院的承认。可见英国法院对外国离婚判决的承认标准非常严格。
美国法院主要审查外国离婚判决是否与法院的公共秩序相抵触。以下是两个判例的引用:
在这个案例中,纽约州上诉法院承认法国法院对美籍夫妇的离婚裁决。离婚理由是妻子通奸,根据纽约州法律,这个理由也可以成立离婚。当事人都参加了法国的诉讼,纽约州法院指出,虽然丈夫住在纽约,但他与妻子过去连续五年在法国居住,而法国法院适用纽约州法作为离婚的准据法。关于法国法院是否有离婚管辖权,纽约州法院表示:根据本案的情况,承认法国法院的判决不会违反本州的政策。虽然当事人的住所地法院不在法国,但承认这个判决符合礼让原则,且不违反本州的公共政策,因此本州没有禁止承认这个判决。
在这个案例中,加州最高法院承认一项墨西哥的离婚判决,因为事实审判庭认定原告是善意的墨西哥居民。这个案例中值得注意的是Traynor法官发表的赞同意见,他引用了Gould v. Gould和其他英国判例,对只承认当事人住所地法院的判决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表示怀疑。他认为根据加州法律,如果外国法院的判决在该判决国家是有效的,那么加州应该承认这个判决,除非它违反了我们的公共秩序。上述判例中可以看出加州和纽约州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态度。Gould判例采取的标准与Indyka案采取的真实和重要的牵连原则相似。Traynor法官所说的外国判决只有在违反加州公共秩序时才不予承认,也只是指外国法院对当事人婚姻身份明显缺乏正当利益,或当事人企图规避本国法律等情况。
然而,最近这种管辖权行使原则已经有所修正,著名的Indyx v. Indyka案树立了关于承认外国判决的新原则。以下是该案的情况:
一个捷克妇女在捷克获得了一项缺席裁决离婚,她的丈夫住在英国。根据捷克法院的离婚管辖关系建立在当事人的国籍或居所上。当第二位妻子在英国法院请求离婚时,她的丈夫主张再婚是无效的。根据英国管辖权的原则,捷克法院没有离婚管辖权,所以它的判决不应该被英国法院承认。然而,英国贵族院最终承认捷克法院有离婚管辖权,他们一致认为,当请求离婚的人与裁决离婚的法院有真实和重要的牵连时,这个判决应该被英国法院承认。此外,英国法院还承认非司法离婚,例如根据当事人协议或宗教法规进行的片面离婚。但是,这种离婚方式必须是离婚配偶的住所地法院才能承认。
中国法律允许外国驻华领事办理公证、认证或证明的相关内容。依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以及中国国内法的规定,外国驻华领事可以依法为当事人办理公证、认证或证明,这些证明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以加拿大驻华领事为例,其办理的“出生”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综上所述,涉外婚姻在我国处理离婚纠纷的,就适用于我国的法律制度,法院并不会因为其中一方是外国人,就直接把孩子的抚养权判给另一方。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外婚姻诉讼的被告人不出庭的,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决,而法院作出判决的期限是从立案后之日起六个月内。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关涉外离婚案件应该以“原告就被告”作为地域管辖
至1953年止,英国仅对当事人住所地的外国离婚判决予以承认,若非住所地法院的离婚判决,即使婚姻关系在英国成立,而当事人又为英国人;或者配偶是外国人,而婚姻又系外国成立,皆不能获得英国法院的承认。可见英国法院承认外国离婚判决对离婚诉讼管辖权限的苛刻。因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