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2025-01-2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研究与应用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其意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源于美国,并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一些国家得到继承。该制度旨在防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并保护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它通过否认公司与股东的独立人格,要求股东直接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负责,以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6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组织,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法人的公司具有独立人格,表现为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的相互独立,以及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分离。这种分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础,确保了股东的有限责任。它阻隔了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直接联系,保护了股东免受债权人的直接追索,实现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司的大量成立,公司法人制度出现了一些变异。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并未完全割断公司成员与公司之间的联系。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从事不正当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导致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如果公司法人的设立出于不法目的,或违反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根本价值,法律有权剥夺公司法人的人格并否认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应运而生。
二、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的情形
在现实中,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真正以公司人格否认法理起诉审判的案件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我国尚无相关法制,缺乏对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行为的有效制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滥用情形:1. 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法律责任: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的义务。一旦其行为受到司法机关追究,股东往往以公司外壳为挡箭牌,主张仅承担有限责任,导致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2. 公司法人设立出于不法目的:有些公司法人的设立出于不法目的,违反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根本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有权剥夺公司法人的人格并否认其存在。以上是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的一些情形,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救济手段,补充和完善了法人格独立制度。许多国家已经采纳了这一制度,将其作为公司制度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怎样确认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有哪些特征
(一)公司已取得法人资格。(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仅存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它不同于法人否认说。(四)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直接承担责任的股东应具备公司支配力。(五)只能由公司债权人提出诉请,公司本身或公司股东不得主张,亦不能由法院依职权采用。公司股
-
关于: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及一人公司的解答.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公司的实质股东仅有一人,其余股东仅为挂名股东,以符合法定的公司股东的最低人数,应使实质上的
-
公司法: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新公司法中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规范股东行为,防止公司独立地位滥用有着非常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
-
关于夫妻公司的反思(上)
-
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解和审判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