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的前提下,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由受害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请求,通过法院的裁判,对公司法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加以否定,责令违法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直接负责,以规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及有限责任制度,保护公司的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法律制度。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涵义在不同国家和学者间有所不同,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该制度充分肯定了公司独立人格的价值,鼓励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投资,并确保他们不承担个人风险。然而,该制度也不能容忍股东利用公司从事不正当活动,谋取私利。因此,公司法人格否认作为公司独立人格的补充,使二者形成和谐的功能互补。
自19世纪末美国法院创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以来,许多国家已经接受并实施了该制度,包括英国、德国、日本等。在我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已于2005年10月27日进行修订,吸收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精神并作出相应规定,但该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目前,相关的司法解释仍需制定,以便对该制度进行具体规定。我们期待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能够早日在我国完全建立起来。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后果,即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然而,该条款在具体规定和实施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其有效实施。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应尽快制定,以明确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效力等方面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和完善的制度建设,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才能在我国得到充分发展和应用,以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关联公司的定义和法律要件,关联公司指由多个股东组成的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担连带无限责任。适用法人人格否认需满足主体、行为和结果三个要件,包括债权人资格、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的行为以及损害债权人权益的严重性。涉及人格混同的关联企业同样适
(一)公司已取得法人资格。(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仅存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它不同于法人否认说。(四)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直接承担责任的股东应具备公司支配力。(五)只能由公司债权人提出诉请,公司本身或公司股东不得主张,亦不能由法院依职权采用。公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