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从属求偿理论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区别

从属求偿理论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区别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58
当前,许多学者仍然习惯于将从属求偿理论纳入到人格否认法理的领域进行研究,如朱慈蕴的《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和陈莉的《美国公司法上揭开公司面纱的理论和实践》。我以为这对从属求偿理论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因为,从属求偿原则毕竟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机制,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理无法在理论上对从属求偿原则进行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也解决不了从属求偿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原本从属求偿理论的产生就是美国法院拒绝使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创新结果。就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如果母公司违反了\'公平和善良风俗\'的原则和诚信义务,则将母公司的求偿列入从属地位是对子公司其他债权人的一种救济措施,这不涉及到不顾公司实体的存在和揭开公司面纱的问题"·。具体而言,我认为从属求偿理论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起码在以下二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1.二者适用的目的不同。适用法人格否认法理是为了完全否认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让母公司(股东)直接承担责任;而适用从属求偿原则是为了限制母公司的受偿顺位。

2.二者适用的领域不同。法人格否认不仅在破产法领域适用,而且还在合同法、侵权行为法以及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领域被广泛地适用;但从属求偿原则一般仅在破产法领域适用,尽管台湾法律规定该原则适用于破产、和解以及按公司法进行的公司重整或特别清算程序,但毕竟它的适用范围是远远不如前者广泛的。或许,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不能套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来解释或取代从属求偿原则的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1.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核心是否定子公司的独立人格,并在此基础上,让母公司对破产的子公司的债务承担直接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法院针对母公司向破产子公司提出的求偿要求是绝对拒绝的。这是因为,如果法院认为子公司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母、子公司被看作是一体时,母公司的求偿将被看作是基于自身向自身提出的,这是法理上都不允许的。这时法院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母公司求偿的有效性问题,而不再是求偿的顺位问题了。而从属求偿原则解决的却是母公司的求偿顺位问题。2.如果用法人格否认法理来解释,必然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适用法人格否认法理,必然以否定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为要件,但既然子公司连法人资格都不存在,在我国破产法规定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才能破产的时候,怎么又能让子呢?3.作为子公司的外部债权人来说,以从属求偿原则为由,主张母公司劣后受偿,往往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理由说服法院完全否认子公司的法人资格。否则,如果能有足够理由使法院否认子公司的法人资格,就可以迳行向母公司要求承担直接责任,这样不是更有利于充分保障外部债权人的利益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该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旨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法人被控制和操纵而违背公平原则。该制度丰富了公司法人理论,完善了法人制度,对滥用公司控制权的行为进行了有效制约。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该制度在新公司法中虽存在缺陷,但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预防和遏制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起源于美国判例,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公司法理论或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的门槛是否有变化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

  • 关联公司的定义和法律要件

    关联公司的定义和法律要件,关联公司指由多个股东组成的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担连带无限责任。适用法人人格否认需满足主体、行为和结果三个要件,包括债权人资格、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的行为以及损害债权人权益的严重性。涉及人格混同的关联企业同样适

  • 股权赠与需符合什么条件
  •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 股东会能代替董事会行使职权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