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新公司法解读之三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新公司法解读之三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时间:2024-06-2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61
以前有许多这样的案例,控股股东以被控股公司的名义以欺瞒手段向债权人举债为自己所占有,可后来该被控股公司无力偿还,而该控股股东也以仅承担有限责任为名义,恶意不偿还自己占有的这部分财产,使债权人无法追回这部分债权。但现在新建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叫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有人称作刺破公司法人面纱,这个制度的最主要作用是限制控股股东滥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严重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行为。该项制度是我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创新,有利于交易安全,但对于公司股东尤其要重视这项制度的建立,以免给自己造成利益损失。

控股股东与公司财产混同

适用情况

该制度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1. 控股股东无法区分其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的界限;
  2. 控股股东无法区分以其个人名义还是以公司名义与他人进行交易;
  3. 控股股东为母公司,被控股的公司为子公司。

概述

控股股东与公司财产混同是指控股股东无法清晰划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之间的界限。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可能在名义上代表公司进行交易,但实际上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的。此外,控股股东还可能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为一谈,导致难以区分两者的归属。

控股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

适用情况

该制度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 控股股东为母公司,被控股的公司为子公司。

概述

控股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是指控股股东无法明确区分以其个人名义还是以公司名义与他人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可能以母公司的名义代表子公司进行交易,或以个人的名义代表母公司进行交易。这种混同可能导致交易的法律效果产生困惑,难以确定责任的承担方。

控股股东与公司理混同

适用情况

该制度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 控股股东为母公司,被控股的公司为子公司。

概述

控股股东与公司理混同是指控股股东与被控股公司的管理人员几乎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可能与被控股公司的管理人员存在重叠,难以明确区分两者的角色和职责。例如,控股股东可能参与被控股公司的日常管理决策,或者控股股东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担任被控股公司的管理职位。这种混同可能导致责任的界定和权益的保护产生困难。

控股股东责任逃避与债权人权益保护

概述

当公司的控股股东意图逃避公司债务,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时,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官要求控股股东承担责任。在上述情况下,控股股东可能隐藏在公司背后,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交易,从而规避债务责任。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控股股东的责任,以保护其自身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的门槛是否有变化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

  • 哪些情况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 关联公司的定义和法律要件

    关联公司的定义和法律要件,关联公司指由多个股东组成的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担连带无限责任。适用法人人格否认需满足主体、行为和结果三个要件,包括债权人资格、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的行为以及损害债权人权益的严重性。涉及人格混同的关联企业同样适

  •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适用

    我国沿袭大陆法系说法,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说。当该一般正义在特定情况下异化为非正义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则被用来追究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法的个别正义。

  •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规则雏论
  •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
  • 公司人格混同与公司人格否认简析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