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军人的婚姻享受特殊保护,这是因为军人具有特殊地位。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柱石,承担着神圣的职责。为了维护现役军人的利益,必须给予特殊保护,以防止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这种特殊保护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巩固部队、巩固国防、提高战斗力非常重要,也是拥军优属政策的重要内容。坚持保护革命军人的婚姻家庭符合军人自身的利益,也符合现役军人配偶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现役军人指的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具有军籍的干部、战士以及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战士(包括军队中的文职人员)。退伍、复员、转业的军人以及军事单位中不具有军籍的职工不属于现役军人的范围。
现役军人的配偶指的是非军人一方,而军人一方的配偶。现役军人的配偶不一定是女性。如果双方都是现役军人,或者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则不适用本条的特殊规定。
现役军人配偶要求离婚是指非军人一方向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离婚。
离婚必须征得军人同意,这意味着如果人民法院在对夫妻离婚纠纷进行调解但调解不成功的情况下,未经军人一方同意,法院不得判决离婚。这是对法定离婚理由的限制。
在处理非军人一方向现役军人一方提出的离婚纠纷时,如果婚姻基础良好,婚后感情较好,并且非军人一方没有重大原因提出离婚,人民法院应当与当事人所在单位合作,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劝其珍惜军人的婚姻关系,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正确处理自己的婚姻问题,尽量进行调解和解决,或者判决不准离婚。但是,如果过错在军人一方,或者过错主要在军人一方,或者虽然军人一方无过错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过调解工作无效,确实不能维持夫妻关系而需要离婚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的政治机关,进行军人的思想工作,取得军人的同意,准许离婚。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当坚持对现役军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则,同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注意保护非军人一方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军人婚姻,又不违背婚姻自由的原则。
法律在保护现役军人婚姻权利的同时,也注重保护非军人的婚姻权利。如果现役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并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其配偶要求离婚,根据本条规定,可以不必征得军人的同意。现役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通常指的是军人一方的重大违法行为或其他严重破坏夫妻感情的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视为军人有重大过错:第一,现役军人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第二,现役军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第三,现役军人有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第四,现役军人有其他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行为。
在适用本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离婚需得军人同意仅限于非军人向军人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如果是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起离婚诉讼,或者双方都是军人,应适用普通法定离婚理由进行裁判。
2.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既要注意保护军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注意保护非军人一方的离婚自由。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的政治机关进行军人思想工作,准许离婚。
3. 如果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起离婚,或者双方都是现役军人,一般应先经过当事人所在部队团以上的政治机关审查、调解;如果调解无效,政治机关应提出处理意见并出具证明,方可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可以向当地婚姻登记机关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双方都是现役军人,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部队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受理后按照一般离婚案件处理。
4. 对于破坏军人婚姻的违法犯罪行为应予以坚决打击。有些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是由于第三者插足破坏军人婚姻家庭所造成的,例如与军人配偶通奸、姘居、重婚等。处理这类案件应首先制止破坏军婚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依法追究第三者的刑事责任,然后根据夫妻关系的具体情况处理离婚问题。
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及相关规定,包括婚前个人财产的定义和范围、《民法典》对此的详细规定以及《民法典》生效前的相关法律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包括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复员军人的相关费用、离婚时的个人物品等。根据《民法典》,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仍属于个
男方在妻子哺乳期是否可以提出离婚的问题。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男方在妻子哺乳期间通常不得提出离婚,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如女方有重大错误、威胁男方或婴儿安全等,男方可以提出离婚。此外,军人提出离婚需经单位批准。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
破坏军婚罪的特征以及军人离婚案件的审理程序。破坏军婚罪涉及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中的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其犯罪主体包括非现役军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或同居等情况。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等,起诉方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