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 > 老公转移财产

老公转移财产

时间:2023-09-0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898

  夫妻关系的维护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样在社会中离婚的概率依旧直线上升,面对由相爱的双方变得不那么友好的时候,在《婚姻法》中明文规定的规则下,那么关于老公转移财产的探讨如何,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老公转移财产

  一、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是如何划分的

  1、实物分割。实物分割有一个前提,即不能影响其整体功能和使用价值,比如现金、货物等;

  2、价金分割。即将共同财产转化为价款,再将价款均等分割;

  3、价格补偿。这种方式适用于不能实行实物分割,而夫妻一方愿意取得的共有物,可以把共有物作价,取得共有财产,而另一方获得相当于一半价格的补偿,取得价金。比如,汽车、房屋等。

  二、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判

  新《婚姻法》明确的规定“因一方重婚或即使不以夫妻名义但形成婚外同居关系,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一方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的规定予以制裁。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夫妻共同财产,或一方伪造债务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三、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划分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在共同财产分割上同样适应。在离婚时,男女双方都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照顾子女是为了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减轻因父母利益分割带给子女的经济困难和心理负担。照顾女方利益则是为了体现实质公平,女方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由客观环境和条件决定的,因此法院在判决时往往会考虑到这种情况。

  3、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离婚有时是由夫妻一方有过错引起的,此时法院在判决时就要考虑到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比如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受虐待或遗弃的一方的利益,多分给他们财产,而对于过错者,法律规定可以少分财产。

  4、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法院在考虑处理共同财产分割时,会考虑到这些财产要物尽其用,对双方离婚后尽快展开各自的新生活都有好处。比如房屋归属,谁拥有房屋,谁用金钱补偿,可能会考虑夫妻各方现阶段或接下来的时间的个人发展规划来综合考虑。

  5、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这一点是最基本的,分割共有财产仅局限于夫妻两人之间,不能够影响到其他人或国家社会的利益。

  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老公转移财产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界定若果出现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话,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重新划分财产分割。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的话,欢迎到手心律师网找相关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被起诉前转移财产是不被认可的,但如果转移财产用于正常的经济活动并且合法,则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债务人转移财产需遵循一定限制,公民有权处分合法财产,但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可被撤销。涉及逃避债务、虚构债务等

  • 夫妻共同财产的担保问题

    离婚诉讼中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担保问题。在离婚案件中,当一方当事人恶意转移、隐藏、挥霍或处分财产时,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律依据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解释(二)》第二十八条。申请离婚财产保全的程序包括提供担保、预防

  • 离婚官司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

    离婚官司中是否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问题。在离婚官司中,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等行为,另一方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离婚过程中财产如何转移给子女以及离婚诉讼财产立案的时效。在离婚期间,应遵守法律规定,避免恶意转移财产,保护自身合法

  • 离婚后的财产归谁继承怎么办

    离婚后财产归谁继承的问题。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遗嘱继承则依据遗嘱内容分配。离婚转移财产的方法包括隐匿财产、虚构债务、低价转让财产和恶意挥霍财产。若离婚后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行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重新分割财产。离婚后的财产处理

  • 离婚前可以转移个人财产吗
  • 房产过户给妻子要交多少税
  • 担保人在法院强制执行期间是否可以卖未抵押房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