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刑法于1979年颁布,随后立法机关颁布了一系列的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对1979年刑法进行了大量补充修改。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犯罪的惩治需要,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了修订,这是我国刑事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修订后的刑法是一部统一的、完整的、建国以来最完备的刑法典。然而,修订后的刑法在罪数规定方面存在一些缺憾。有的条文将单独成立的其他犯罪,作为本罪的严重情节定罪处罚;个别条文将结果加重犯作为吸收犯定罪外罚。
刑法240条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罚,但其中的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情节被定为加重处罚的情节,而不是作为单独的犯罪定罪处罚。这明显不妥,因为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已经构成了强奸罪,应与拐卖妇女儿童罪数罪并罚。
刑法358条规定了组织卖淫罪的刑罚,但其中的强奸后迫使卖淫情节被定为加重处罚的情节,而不是作为单独的犯罪定罪处罚。这明显不符合刑法原则,应按组织卖淫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刑法中存在一些条文将多个犯罪行为定为数罪并罚,例如刑法294条和241条。然而,这些条文在定罪处罚标准上并不统一,缺乏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违背了刑法罪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则。
罪数理论研究的是如何依法区分一罪与数罪的问题。我国刑法界认为,区分一罪与数罪应以犯罪构成作为标准,即凡是有充分满足一次构成要件的事实就是一罪,有充分满足两次构成要件的事实即为二罪,以此类推。刑法总则仅规定了数罪并罚,对于如何区分一罪还是数罪未作规定,具体的罪数原则体现在刑法分则的条文之中。
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然而,刑法中将一些行为规定为结果加重犯,却没有满足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条件。例如,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和强奸后迫使卖淫的,并不是基本犯罪行为拐卖妇女、组织卖淫造成的加重结果,两种情形下均具备了强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因此,这些情形应分别规定为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和强奸罪、组织卖淫罪数罪并罚。
吸收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为另一个犯罪行为所吸收,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仅以吸收的那个行为来论罪,对被吸收的行为不再予以论罪的情况。然而,刑法中将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和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规定为吸收犯适用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也不科学。这两种情形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应按基本犯罪行为定罪加重处罚。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该罪侵犯客体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客观行为包括拐骗、绑架、收买、贩卖等。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有出卖目的。量刑方面,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从五年到死刑不等的刑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