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从犯会如何处罚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从犯会如何处罚

时间:2020-05-25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692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形,由于很多企业需要进行融资决定,且银行职员非法集资的风险较低。但一经公安机关查获,参与非法集资者是会受到处罚。具体来说,银行员工非法集资从犯该怎么处罚的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

一、银行员工非法集资从犯会如何处罚

非法集资的量刑是根据实施非法集资行为人的集资数额进行判定的,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档次。不同的集资金额的处罚是不一样的。

二、银行职员参与非法集资的原因

1、从外部环境来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渠道对公众产生极大的诱惑力。

资金是企业赖以经营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线。畅通的资金流转和充足的资金储备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而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银行的贷款发放更为审慎,资金的旺盛需求与供给之间常常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矛盾,而矛盾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经济调控政策、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型企业信贷受到机构和规模的严格限制,贷款手续多,审查严,审批时间长,企业不具备贷款资格或者贷款无法及时发放落实,导致很多企业很难从正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因此,不得不在合法渠道之外寻求资金来源,成为催生非法集资现象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经济不断发展,物价、房价不断上涨,持有的货币的购买力却不断下降,同时,银行存款整体利率水平远远低于通货膨胀指数,股市又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金融市场上缺乏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渠道,而民间财富不断积聚,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理财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合法的投资渠道少,回报低,容易造成民间资金大量闲置。在此背景之下,面对非法集资者鼓吹的夸张预期回报,远远高于最高法定利率的承诺,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渠道对公众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给非法集资犯罪以可乘之机。

2、从内部环境来看,银行员工受暴利驱使,诱发道德风险

银行所经营的货币、证券等业务涉及全社会各个阶层,金融行业从业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成为联系银行与客户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所以银行员工参与非法集资也极易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银行员工从业期间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掌握了大量的社会关系和客户资源,以及一定的金融资源,客户又往往容易对银行员工的身份、银行的公章及业务凭证给予高度信任,在此情况下,如果银行员工受到暴利驱使,诱发道德风险,进而利用工作便利或特殊身份,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当中去,内外勾结,扮演中介或者资金掮客的角色,如果集资人获得大量资金后进行隐匿或挥霍,很容易将风险转嫁给银行,给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3、非法集资风险行踪隐蔽

近几年来,非法集资人员的反侦察意识不断增强,非法集资操作形式越来越隐蔽。如非法集资一般不通过企业账户进行交易,而是走企业法人、股东个人及关系人账户,银行很难通过企业交易流水检测到以合法企业名义从事的非法集资行为。又如一些转账业务,虽然资金金额和笔数都比较大,但通过多个毫无关联的账户过渡后,资金关系无法有效追踪,银行看不出疑点,只有在风险暴露后才能发现客户或员工涉入非法集资。

4、银行内部管理存漏洞

当前非法集资多发于银行的信贷、储蓄、理财等业务环节和领域,这与银行相关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有漏洞以及内部监控不严格有着密切关系。银行往往将高管人员的业务拓展能力放在干部任用考核的第一位,忽视对其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平的考察,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安防教育缺乏足够重视,“重业务、轻合规”的理念导致内部员工尤其是基层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不断碰“红线”、踏“禁区”。一些银行存在从轻从少处罚的倾向,极少追究管理人员、上级单位的责任,处罚力度小,起不到震慑作用。

5、跨行监测系统沟通受限

虽然银行业机构都建立了科学严密的资金账户监测系统以及内审系统,但限于商业机密,每家银行只能监测到行业交易情况,对于客户和员工在他行的交易情况不能全面掌握。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跨行监测系统的局限,通过在多家银行设立账户、划转资金的方式规避资金监管。当银行发现可疑苗头后,由于不能及时有效追踪资金流向,查无实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P2P非法集资行为对职位的影响

    P2P非法集资行为对职位的影响。随着P2P网络借贷平台或网络集资平台的倒闭,涉及非法集资的员工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和刑法规定,参与非法集资行为的员工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包括被开除、罚款等处罚。及时退缴相关费用可从轻处罚,但具体处理还需

  • 父母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

    父母参与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如果父母明知提成来自非法集资,则需承担法律责任。非法集资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刑期和罚款不同。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等。父母参与非法集资

  •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作案手段包括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合法外衣或名人效应、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和强制诱骗等手段。为防范非法集资,公众应认清其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避免上当受骗。

  • 非法集资员工自保的方法

    非法集资员工自保的方法和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员工可以通过成为证人、坦白从宽等方式自保。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批准通过不正当渠道募集资金的行为,涉及欺诈手段、数额较大的非法集资罪。相关司法解释对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和数额划分标准进行了详细解释。

  • 怎么样注册公司流程
  • 非法集资但员工不知情
  • 非法集资40万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