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规定》,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明确规定如下:
渎职侵权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职责,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
渎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公职人员的身份:指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人员。
2. 职务义务:指公职人员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3. 违法行为: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职责,但仍然故意或过失地进行的行为。
4. 他人合法权益受侵害:指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导致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等。
根据《规定》,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如下:
1. 情节严重:指渎职侵权行为的后果严重,或者违法行为的方式、手段特别恶劣。
2. 社会影响较大:指渎职侵权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不满。
3. 具有重大后果:指渎职侵权行为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根据以上标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进行立案追究,并依法进行调查、起诉和审判。
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严厉打击渎职侵权犯罪行为,确保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当事人对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处理不服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如申诉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审查立案材料时需坚持实事求是,判明真实性和可靠性,明确问题性质并抓住主要问题和基本事实。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请律师进行辩护的问题。律师在滥用职权案件中扮演辩护角色,帮助当事人进行无罪或罪轻辩护,并处理相关程序事宜。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的情形及应予立案的情形。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污染罪的性质、立案标准以及最新情况。环境污染罪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一种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环境资源。其立案标准包括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显示,近年来因污染环境被逮捕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处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