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间人明知上线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并受其委托帮助其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或者主动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并交给上线,不论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上线的名义,也不论是否从中获利,只要中间人具有与上线共同实施非法集资的故意,并在客观上帮助上线实施了非法集资行为,即构成共同犯罪。
根据在非法集资过程中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如果中间人以自己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并以更高利息放贷给上线以赚取利息差,则中间人独立于上线之外单独构成犯罪。这种情形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例如,中间人与上线熟识,如果中间人借钱给上线,而上线乐于接受并给付高利息,而与上线不熟识的其他人不愿意借钱给上线或虽愿意借钱但只给付低利息。于是,其他人委托中间人以中间人的名义将自己的资金放贷给上线,其他人与中间人约定中间人不承担风险,不签订借条,上线只知道中间人而不知道其他人。如果中间人始终没有从中获利,并且中间人和上线没有共同非法集资的故意,中间人本身也没有单独非法集资的故意,其他人明确指定钱是放贷给上线的,对中间人的行为不应定罪处罚。当然,如果中间人虽然答应其他人不赚取利息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从中获利,或者将资金截留、隐匿,那么就会变成前文分析的相关情形,应根据中间人的具体行为对其定罪处罚。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律也适用于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情况。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非法集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希望其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涉及大量人数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以及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包括严控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以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多方面治理和稳健应对。非法集资犯罪判决结果取决于具体触犯的罪状,如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数额越大,判决越重。
非法集资的数额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个人和单位,分别给出了具体的非法集资数额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集资的量刑准则,指出不同犯罪类型的量刑有所不同,并受到案件具体金额、牵涉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探讨了动员员工以业主名义购买信托产品是否
学校收取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缴后的处理流程。纪检部门将进行审查与清理,并依法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学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等。同时,纪检部门还需妥善保管和处理已收缴的非法集资款项,确保资金不流失或滥用。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单位犯罪应认定违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