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怎样保护个人信息
国家网信办近日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当事企业负责人,指出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违背《个人信息保护倡议》,应加强对支付宝平台的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将全面整改。
新年伊始,支付宝推送给用户的“2017年支付宝年度账单”刷爆朋友圈,账单可以显示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每位终端用户的收支数据、消费信息、交易大数据分析,甚至详细到交通出行、看电影,线上线下购物,以及开房记录。
但在大家感慨“钱都去哪了”的同时,有网友发现账单中有一行不明显的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账单页面汇选择框内,系统已经帮用户默认选择同意。对此,有用户对此提出侵犯用户隐私质疑,随后舆论开始迅速发酵。
律师表示,默认用户同意存在风险,该账单和查看《芝麻服务协议》没有关联,取消同意,依然可以查看年度账单。而用户如果没注意到,就会被动默认,支付宝将收集用户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选择权。
1月3日晚间,针对舆论质疑,芝麻信用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这件事,肯定是错了”。芝麻信用表示:“本来是希望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傻逼的方式,愚蠢至极。”
现在,据有关消息称,网信办已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当事企业负责人,指出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违背《个人信息保护倡议》,应加强对支付宝平台的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将全面整改。
对此,蚂蚁金服回应时表示,管理层高度重视,认为不能停留在表面地就事论事,而要从根本上认真反思和采取切实措施,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对蚂蚁金服旗下所有业务板块的隐私保护情况启动自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公司目前已建立公司治理层面的管理保障机制。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律也适用于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情况。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非法集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希望其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涉及大量人数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以及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包括严控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以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多方面治理和稳健应对。非法集资犯罪判决结果取决于具体触犯的罪状,如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数额越大,判决越重。
非法集资的数额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个人和单位,分别给出了具体的非法集资数额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集资的量刑准则,指出不同犯罪类型的量刑有所不同,并受到案件具体金额、牵涉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探讨了动员员工以业主名义购买信托产品是否
学校收取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缴后的处理流程。纪检部门将进行审查与清理,并依法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学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等。同时,纪检部门还需妥善保管和处理已收缴的非法集资款项,确保资金不流失或滥用。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单位犯罪应认定违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