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怎样保护个人信息
国家网信办近日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当事企业负责人,指出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违背《个人信息保护倡议》,应加强对支付宝平台的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将全面整改。
新年伊始,支付宝推送给用户的“2017年支付宝年度账单”刷爆朋友圈,账单可以显示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每位终端用户的收支数据、消费信息、交易大数据分析,甚至详细到交通出行、看电影,线上线下购物,以及开房记录。
但在大家感慨“钱都去哪了”的同时,有网友发现账单中有一行不明显的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账单页面汇选择框内,系统已经帮用户默认选择同意。对此,有用户对此提出侵犯用户隐私质疑,随后舆论开始迅速发酵。
律师表示,默认用户同意存在风险,该账单和查看《芝麻服务协议》没有关联,取消同意,依然可以查看年度账单。而用户如果没注意到,就会被动默认,支付宝将收集用户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选择权。
1月3日晚间,针对舆论质疑,芝麻信用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这件事,肯定是错了”。芝麻信用表示:“本来是希望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傻逼的方式,愚蠢至极。”
现在,据有关消息称,网信办已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当事企业负责人,指出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违背《个人信息保护倡议》,应加强对支付宝平台的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将全面整改。
对此,蚂蚁金服回应时表示,管理层高度重视,认为不能停留在表面地就事论事,而要从根本上认真反思和采取切实措施,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对蚂蚁金服旗下所有业务板块的隐私保护情况启动自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公司目前已建立公司治理层面的管理保障机制。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以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和危害。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或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达到一定数额即可追诉刑事责任。非法集资主要特征包括未经批准筹集资金、承诺给予投资回报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等。其危害包括扰乱
挂名法人代表参与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明确指参与非法集资行为的法人代表会受到刑法中相关规定的惩处。挂名法人代表存在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多重风险,且特定情况下还可能面临人身自由风险。因此,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需谨慎,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的问题。企业向顾客提供预储值服务并承诺优惠,若吸纳资金数额较大且未经审批,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但如果仅为顾客办理会员卡用于打折等合法经营行为,则不构成非法集资。非法集资通常涉及不具备主体资格的集资者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等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