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怎么办

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怎么办

时间:2024-05-13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888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推行二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人口减少,而且会给政府养老保险造成很大的压力,而很多人看到这一问题,推出了很多的养老服务,其中有一些是非法集资的行为,那么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养老服务非法集资的法律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若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主要类型

1. 以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吸收资金

此类非法集资行为是指以养老服务为名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2. 以相关“销售产品”等名义吸收资金

此类非法集资行为是指养老服务机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吸收公众资金,而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

3. 以投资“养老公寓”、“养老院”等名义吸收资金

此类非法集资行为是指养老服务机构打着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地产等幌子,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还有部分以投资养老基地、养老建设项目等名义,承诺给付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三、养老服务领域主要隐患及监管问题

1. 养老服务业监管方式待研究完善

养老服务业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一些收费监管方式仍待研究完善。例如,部分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收取高额押金或会费,虽与非法集资有明显区别,但也存在较大隐患,如何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仍需研究完善。

2. 老年人金融知识欠缺,容易受骗

多数老年人对金融知识不了解,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鉴别力不强,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

3. 各部门监管合力有待形成

一些养老投资或收费行为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协调监管难度大。特别是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并不开展以集中生活照料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其涉嫌非法集资等行为很难发现和监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集资7000万如何处罚

    非法集资7000万的处罚问题。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罪需对单位及直接负责人员处罚。非法集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立案追诉涉及发行金额、投资者人

  •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

  •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律需要特别强调单位的人格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涉及人数众多、金额巨大的非法集

  • 参与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参与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召集他人参与非法集资涉嫌犯有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作为集资受害者,虽无责任,但需自行承担损失。文章还介绍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规定及相应处罚。

  • 反洗钱和非法集资的关联
  • 公司非法集资股东的刑事责任
  • 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新的政策和条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