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时间:2023-08-23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9567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在主观方面是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自然其在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是通过行为人预先的利弊权衡与理性计算后付诸实施的,而不是凭一时冲动发生的激情犯罪。这也是判断是否立案的标准之一。

  (一)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二)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解析

  1979年刑法未作规定。集资诈骗罪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吸收为刑法具体规定的。《决定》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997年刑法吸收本《决定》的内容。刑法第192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由此可见,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才构成集资诈骗罪。

  对于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第1项规定,“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

  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募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

  所谓“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等手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对于实施上述非法集资的行为之一,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

  对于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第2项规定,“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由于个人非法集资与单位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在数额上要求不同,所以应当把个人集资行为与单位集资行为区别开来。一般来说,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非法集资,募集的资金归单位所有的,即属于单位集资诈骗案。通常情况下,个人非法集资也多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的,如果非法募集的资金归个人所有.即属于个人非法集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父母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

    父母参与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如果父母明知提成来自非法集资,则需承担法律责任。非法集资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刑期和罚款不同。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等。父母参与非法集资

  • 公司非法集资六百万主管如何判刑

    公司非法集资六百万主管的判刑问题。主管是否涉嫌犯罪取决于其是否故意参与。若主管知情,将按非法集资的量刑标准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处罚,以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和危害。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群众利益和政府声誉,需严厉打击,加强监

  •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作案手段包括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合法外衣或名人效应、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和强制诱骗等手段。为防范非法集资,公众应认清其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避免上当受骗。

  • 刷单行为的法律风险及其构成犯罪

    刷单行为的法律风险及其构成犯罪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部分平台存在刷单行为,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为同一人,通过提交虚假订单骗取平台补贴。刷单行为构成诈骗罪,数额累计易达刑事立案标准。此外,传授刷单套路的帖子、文章及提供刷单软件者也可能触犯刑律,构成共同

  • 法律上对非法集资的相关规定
  • 法律上对非法集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 诈骗罪立案后自愿退还款项的法律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