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时间:2024-07-12 浏览:10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职务侵占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立案前退还的影响
立案前退还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该规定,如果职务侵占罪立案前已经退还了被侵占的财物,侵占行为已经完成,因此构成犯罪。
立案前退还的影响
然而,如果在立案之前退还了被侵占的财物,并且公司愿意出具谅解书表示不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对案件的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安机关可能会根据公司的意愿,不立案或撤销已立案的决定。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处罚如下:-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有职务侵占行为,将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挂靠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挂靠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并介绍了我国《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如果单位人员允许他人挂靠并将单位财产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文章还介绍了职务侵占罪与其他财产犯罪的区别,如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等。
-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企业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正确区分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有助于界定犯罪主体的范围。对于共同犯罪的情况,应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进行定罪处理。
-
送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探讨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
虚报数额骗公司钱是否犯罪?
骗取公司钱财的法律定义和刑罚规定。在法律上,数额较大骗取公司钱财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根据数额大小不同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对于虚报公司费用但未拿到钱的行为,若涉及非法占有公司财物则构成职务侵占罪。量刑方面,具体标准由法院结合案件情况和地方经济社会状况裁定。
-
职务侵占罪的批捕和取保候审问题
-
虚假证词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
刑事拘留多久后提请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