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二),公安机关直接立案的集资诈骗犯罪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有价证券诈骗、保险诈骗和合同诈骗九类案件。具体立案标准如下:
第四十九条 [集资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条 [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涉嫌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一条 [票据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个人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单位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二条 [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涉嫌个人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单位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三条 [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涉嫌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或使用作废的信用证,或骗取信用证,或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四条 [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或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五条 [有价证券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涉嫌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六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个人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单位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七十七条 [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关于《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
在1997年新《刑法》实施前,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18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于个人诈骗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分别定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和20万元以上”。对于单位犯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和诈骗数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以上,分别适用量刑。该司法解释中确定的诈骗罪量刑数额标准,一直到2011年4月8日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所取代。(以下简称联合司法解释)在1997年刑法实施后至今,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迁,《刑法》又陆续进行了多次修订。同时各种新型的诈骗活动猖獗,特别是利用电信、互联网、银行卡等相结合的诈骗团伙案件增多,此类案件涉及受害人众多,受害人、犯罪分子和作案工具都可能存在跨省、跨境甚至跨越国界的现象,社会影响恶劣。为适应新的形势,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出台了上述联合司法解释。
联合司法解释中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该联合司法解释还例举了包括“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等5种依法“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
因此,公民因为误信短信、电话、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内容而上当受骗的,被诈骗金额在3000-10000元以上的,就符合该联合司法解释的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如果就此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的,公安机关应该受理。但根据该联合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和检察院可以在规定是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对于赌博罪,如果符合聚众赌博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作赌注的款物、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