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嫌疑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成犯罪目的。尽管未遂犯并未完全实现犯罪行为,但其行为已经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权利造成了现实紧迫的危险,具有法益侵害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被认定为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了量刑的一般原则,决定刑罚时应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处。
对于犯罪未遂的量刑标准,需要由人民法院根据案情情节进行审理确定。在量刑时,法院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法院将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法律规定,决定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刑法》中关于没收个人财产的执行时间、范围和性质。根据法律规定,没收财产的执行时间是在发出裁定后的十五天内。在判决没收财产时,应保留犯罪分子及其家属的必需生活费用,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同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是指犯罪分子个人合法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伪证罪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伪证罪对国家司法秩序和当事人权利造成严重危害,其认定需区分与非罪的界限、与诬告陷害罪、包庇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如伪证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等,才应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