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侵权的处罚方式是什么
时间:2023-08-30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版权侵权的处罚方式及法律依据
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于侵权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若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主管著作权的部门有权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给予警告。此外,还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对于违法经营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以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以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形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属于侵权行为,除非本法另有规定:(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五)未经许可,播放、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视;(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或者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品、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上的权利管理信息未经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仍然向公众提供,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
法律依据
对于上述侵权行为的处罚方式,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根据该条款的规定,侵权行为者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若侵权行为损害公共利益,主管著作权的部门有权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主要讨论了作者与出版社以及合作作品作者的共同侵权情况。对于作者与出版社,需要解决图书出版合同中的权利担保条款是否构成共同侵权的问题;对于合作作品,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构成侵权时,合作作者构成共同侵权;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
-
许可协议
关于特定卡通形象的许可协议内容。协议明确了许可对象及其创作方和版权方。许可内容包括独占性或非独占性使用权、使用方式、许可区域和期限等,并详细规定了许可费用的总额和支付进度。此外,还提到了相关事项如交付许可对象的标准彩色印刷图案等。
-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作用,以及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所需的申请文件和流程。软件著作权登记旨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竞争力。申请文件包括申请表、申请者身份证明、源程序和文档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对鉴别材料作例外交存的方式。
-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须知内容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的相关信息。申请人可通过两种途径办理申请,包括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登记大厅办理和委托代理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办理。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权利归属证明等材料,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并缴纳费用。办理时限为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人可通
-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
年版权能否继承吗
-
歌曲版权能否实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