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产品质量侵权 > 产品质量的要求

产品质量的要求

时间:2023-08-31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1414

产品质量纠纷的法律适用与保护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而产品质量问题也随之增多。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成为解决产品质量纠纷的关键。

产品质量要求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 不得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应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除非已明确说明存在使用性能瑕疵。
  3. 必须符合产品标准和质量状况的说明。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产品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由此引发的责任称为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当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规、质量标准和合同约定的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要求,给用户造成损失后,由产品的生产者和经销者承担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包括了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特殊损害赔偿责任,即产品质量侵权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对于产品质量责任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学者有不同观点。普遍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产品质量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即无论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是否有过错,都应对产品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生产者的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而销售者的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在法律适用上,应优先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产品质量责任的免责条件

《产品质量法》允许生产者和销售者通过一定的抗辩事由来免除责任。生产者的免责条件包括:
  1. 未将产品投入市场。
  2. 产品投入市场时,尚不存在引起损害的缺陷。
  3. 将产品投入市场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
销售者的免责条件是能够证明产品缺陷不是由其过错引起,并能够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或供货者。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适用《民法通则》的一般归责原则。相比产品质量侵权责任,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免责范围更广。产品质量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当事人在交付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时产生的责任,具有相对性和任意性。相对性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任意性指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事先约定违约责任,如违约金数额和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并可以通过设定免责条件来免除违约责任。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中所应承担的产品质量义务,无需证明造成损害。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与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竞合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和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并不互斥。对于同一产品质量纠纷产生的责任,可能同时具备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和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当某一行为既符合违约要件又符合侵权要件时,就形成了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和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竞合。实际生活中存在许多类似情况,例如交付的啤酒因啤酒瓶爆炸导致买受人受伤等。通过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可以更好地处理产品质量纠纷,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主要包括默示担保条件、明示担保条件以及产品缺陷三个方面。默示担保条件依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来认定责任;明示担保条件则是生产者明确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依据;产品缺陷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即使产品

  • 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我国《著作权法》下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盗版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盗版行为可能面临制止、消除侵权后果、赔偿损失等法律手段,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盗版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共同维护正版市场的发

  • 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及分类

    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和分类。一般产品以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认证依据,如有需要可制定补充技术要求。名、特、优产品则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依据。加入国际认证组织的认证机构应以国际认证组织公布的标准为依据。根据与国外认证机构签订

  • 经销商索赔权利

    经销商的索赔权利和消费者的投诉权利。经销商根据《产品质量法》享有向生产商索赔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遇到质量问题或对所接受的服务不满意时,也享有投诉的权利。消费者应注意投诉的有效时间,及时投诉并提供详细信息和相关凭证。投诉方式可以选择书面或口头形式

  • 产品质量认证的种类
  • 产品质量瑕疵的销售问题
  • 产品质量申诉和投诉的受理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