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约定探视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则需要依靠人民法院的判决来确定探视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
如果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另一方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支付抚养费。
如果父或者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中止探望权。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应当恢复探望权。
通过以上法律依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望子女,而另一方有义务协助。如果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通过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同时,如果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行为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中止探望权,但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应当恢复探望权。
关于离婚后净身出户是否还需要支付孩子抚养费的问题。律师指出,即使离婚时一方净身出户,如果没有明确约定用财产充抵抚养费,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如果已明确约定财产用于冲抵抚养费且没有发生法定事由,则不需要另行支付。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必要时可以向父母提出合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我国《婚姻法》中关于离婚的新规定。详细解读了自愿离婚、一方要求离婚、现役军人的离婚要求、女方禁止离婚的时限、恢复夫妻关系的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阐述了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影响、子女抚养费的负担以及离婚后的探望权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探望权在抚养费纠纷中的反诉能力。探望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的与子女见面的权利。反诉是被告向原告提出的独立请求。但探望权不适用于反诉,因为它基于婚姻家庭关系的人身权,离婚本诉已涵盖相关问题,且赡养、抚养和扶养案件的义务是法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