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夫妻双方以登记或诉讼方式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由于离婚涉及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等一系列重大法律和社会问题,《婚姻法》对其程序、条件和后果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军人离婚是指现役军人及其配偶之间解除婚姻关系的特殊情况。根据《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需要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如果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则可以不经军人同意而提出离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军人离婚的特殊规定主要是针对现役军人的配偶(限定为非现役军人)对现役军人提出离婚的情况。
根据婚姻法第33条,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需要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如果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则可以不经军人同意而提出离婚。而《婚姻法》第32条第3款规定了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行为为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这些规定在保护军人婚姻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军人配偶的离婚自由权,实现了对二者之间的平衡。
为了规范军人离婚的要求和程序,总政治部于2001年颁布了《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现役军人离婚时应当谨慎处理,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军队纪律,也不得违背社会公德。现役军人申请离婚的审批程序、权限与申请结婚的相同。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出具同意离婚的证明时,应要求离婚双方签字或提供本人书面意见。除此以外,军人离婚的审查、登记等程序与一般离婚相同,适用《婚姻登记条例》的相关规定。
军人离婚在一般离婚的基础上有特殊规定。根据婚姻法第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军人离婚需要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除外。军人离婚的审批程序和要求在《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军人离婚的审查、登记等程序与一般离婚相同,适用《婚姻登记条例》的相关规定。
引用法条:
[1]《婚姻登记条例》
[2]《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三条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婚前协议的有效条件。有效的婚前协议需满足书面形式、自愿签署、公证、公平合理、律师代表、完全了解财务状况等条件。关于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存在争议,涉及离婚协议中的赡养费和子女监护权等问题可能使协议无效。财产方面的协议要根据个人情况衡量,需夫妻双方共同前往
公民的生育权受法律保护,离婚协议中的限制生育条款无效。律师提醒,夫妻离婚时的其他无效约定还包括:限制再婚、房产赠与子女不及时过户、抚育费至子女18周岁后、限定一方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等。这些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无实际意义。
我国法律下血缘关系的不可解除性。即使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况,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仍然存在。抚养责任是法律上的义务,离婚和再婚可能会影响赡养义务,但有其特定条件。对于子女不孝的情况,律师提供了“遗赠抚养协议”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