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食品罪立案标准解析
时间:2024-01-08 浏览:9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对假冒伪劣食品的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一般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根据具体情况,立案标准如下:1.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依据如下: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将会受到不同的刑罚和罚金处罚:1.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将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2.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将被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3.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将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4.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将被处以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法律明确了相应的刑罚和罚金,并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禁物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
违禁物品在著作权法下的保护情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违禁物品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一些作品如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外国人和国家都可以是著作权人。特殊情况下的作品著作
-
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及法律措施
根据我国刑法,假冒伪劣产品罪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如下:如果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或者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超过十五万元,或者伪劣产品销售金额
-
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与要求
根据我国刑法,假冒伪劣产品罪包括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六条,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
-
假冒伪劣食品罪立案标准解析
在我国没有假冒伪劣食品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般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其立案标准为: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