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税多少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201条的规定,纳税人利用变造和伪造、隐瞒、自行销毁账本和记账凭证,在账本上做手脚,如多列支出或少列、不列收入的,如果经税务部门进行了通知,但仍拒不申报,或者是虚假申报的行为,不缴税或少缴税,逃税比例在应缴税额的10%到30%之间,数额在1万到10万之间的,或是税务部门已经两次对其进行过行政处罚后又继续逃税的,比例在30%以上,数额高于10万元的,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一并处逃税数额1-5倍的罚金。
1.如果纳税人通过欺骗和隐瞒的方式对税收进行虚假申报或是没有申报,逃避了应缴纳的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而且占应缴税总额的10%以上,纳税人在5年以内因为逃税受到过在税务部门对其下达追缴通知后,仍然没有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不接受行政处罚的,则达到了立案的标准。
2.纳税人在5年以内因为逃税受到过刑事处罚,或是被税务部门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后,又再次逃避缴税,逃避数额在5万元以上,占到了应缴税总额的10%以上的行为,则达到了立案的标准。
二、逃税罪的解释
所谓逃税,指的是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为逃避向国家纳税的一种行为。逃税一般有2种:一种是利用非法的手段不纳税或者比实际缴的税少的行为,这种也叫“漏税”。另一种通过合法手段不纳税或者比实际缴的税要少的行为,这种叫避税。无论是漏税还是避税,两种都叫逃税。
逃税的手段主要有伪造会计凭证和账本、做假账等。还有的是没有依法进行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了申报但就是抗拒不进行申报的。
逃税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01条的规定,纳税人利用欺骗或隐瞒的手段,不如实纳税申报或不进行申报的,则属于逃税罪。
三、逃税罪的量刑标准逃避税额比较大,在应纳税额的10%以上的,最高将处以3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是应纳税额的30%以上,将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纳税人如果采取了上面的违法手段,不缴税或者比应缴税款少,数额较大的话,依照前面的规定进行处罚。但要是多次地实施逃税行为,没有经过处理的,会按照累计起来的总应缴数额来计算。
对于偷税漏税行为,如果被税务机关发现了,不仅会追缴逃税者未缴税或是少缴的税款、滞纳金,还会依法追究逃税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偷税罪的人,法律还追究其刑事责任。
明确一下罚金:逃税罪一旦成立,首先是向逃税人追缴税金和滞纳金,其次违反了税务管理基本的规定的处罚,是进行两千以下的罚款;情节比较严重的,是进行两千到一万元的罚款;情节更为严重的,则进行一万到五万元的罚款。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逃税多少立案标准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逃税一般是根据具体的数额以及纳税人的行为来进行判断,经过行政处罚仍不交税就构成犯罪。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零一条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按评估价格冲减固定资产,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资产差异的来源。文章还通过A公司与B公司的案例,详细说明了会计处理的步骤。折旧的会计处理在并购企业的固定资产处理中非常重要,需参考平时的折旧做账经验,但又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