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39条第一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推荐阅读:婚姻法全文
【相关案例】
2009年,阿伟与小张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当时两人还没有结婚,事业也刚刚起步,两人没有存款。于是,阿伟的父母便支付了10万元的首付,为儿子贷款购买了该套住房。阿伟和小张商定,房子首付由阿伟的父母出后,余款40万元由两人婚后共同承担。2010年,房子交付使用后不久,两人结了婚。2011年,阿伟与小张感情破裂离婚,却因房子的所有权问题争执不下。小张认为该房产属于婚后共同财产应该平均分,而阿伟却认为该房屋的首付是自己的父母支付的,且大部分房贷都是由自己支付,因此该房产属于他的个人财产,不能均分。
那么,这房子究竟该怎么分呢?
【律师观点】
阿伟的父母出钱为儿子购买住房,该房屋登记在阿伟的名下,此时阿伟与小张尚未结婚,因此首付款应为阿伟的个人财产;而婚后偿还的贷款,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对该房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法院将判决该房产归阿伟所有,该房屋尚欠的贷款也由阿伟负责偿还;而双方结婚后已经偿还的贷款及该房产相对应的增值部分,则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即阿伟对小张进行相应补偿。
【法理出处】
《婚姻法》第39条第一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2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0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房产有按揭情况下法院能否强制拍卖的问题。文章中指出,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且存在一方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法院可依法拍卖房产偿还债务。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夫妻财产约定与债务清偿的关系,包括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的约束力以及对于债务的清偿方式。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离婚房产评估方法及分割规定。评估方法主要依据房屋的市场价值计算,涉及贷款时需扣除贷款部分。分割规定则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原则,同时考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和财产来源等因素。对于特殊情况,如房屋修缮、养殖、种植业等,以及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等,也有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