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网络钓鱼 防不胜防

网络钓鱼 防不胜防

时间:2023-12-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5406

在网络时代,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很可能是陷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遭遇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高达2亿多人,占网民总数将近一半,另有1.21亿网民遭遇过账号或密码被盗,其中很多网络攻击行为都来自“钓鱼”网站。“钓鱼”网站的假冒对象遍及网上银行、电子购物网站、电视节目网站、火车票订票网站等,可谓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网络钓鱼,是恶意网页仿冒的俗称,即一些网络黑客制作著名网站的假冒网页作为“鱼饵”,诱捕那些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低的网民上钩。一旦用户咬住“鱼饵”,在假冒网站上登录注册,泄漏个人信息,就为黑客提供了窃取其账号和密码、进而盗窃其财产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钓鱼事件呈现增长态势。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公布,2011年上半年认定并处理的钓鱼网站达18782个,与去年同比增长近两倍。而瑞星公司不久前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上半年新增钓鱼网站218万个,超过1亿人次的网民受到侵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达百亿元。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管理部处长周勇林说,作为世界上互联网应用人口最多的国家,多数中国网民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且各种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漏洞不断出现,这是导致广大网民遭遇网络钓鱼的重要原因。

  知名网站成为重点仿冒对象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网络钓鱼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吃大户”,哪些网站有名有钱,网上交易频繁,就有可能被仿冒。2010年,他们处理网页仿冒事件达631件,涉及汇丰银行、美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ebay、淘宝等境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和大型电子商务网站。

  在这些事件中,黑客试图通过仿冒页面诱骗用户填写网银、信用卡等账号信息,进而窃取用户资金。针对这些钓鱼事件,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组织协调国内域名注册商,对监测发现的钓鱼网站域名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关闭27家钓鱼网站,有效打击了不法分子进行网络钓鱼的猖獗势头。

  专家指出,网络钓鱼除了“定点”针对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等网站下手外,也呈现出热点轮动的态势。例如在元旦和春节、端午节等节日,旅游、票务、酒店、景点等网站钓鱼现象陡增;而在高考结束、暑假来临的月份,查分、网游、教育培训等网站成为钓鱼“新宠”。

  打防并重、加快立法遏制网络钓鱼

  较低的违法成本、海量的网络用户,使钓鱼网站大行其道。专家指出,制作一个钓鱼网站成本只需要几百元。山寨网站一旦钓到鱼就立刻撤饵,改头换面,再做新的钓鱼网站行骗,使查处难度加大;同时,由于山寨网址和正规网站非常相近,稍不注意就容易上当受骗。

  如何斩断网络钓鱼背后的黑色利益链?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欲晓认为,网民一定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此外也要杜绝爱占小便宜等心态,在面对购物信息、中奖信息等时要先做核实,不要冲动消费。

  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相关人士介绍,他们从2010年开始建设“可信网站”认证,建立防范机制。网民在上网时,可点击链接进入网站首页,核验网站是否有 “可信网站”等第三方认证标志,并打开“可信网站”验证页面,甄别网站身份真伪。如没有“可信网站”认证标志,要谨慎访问,“可信网站”验证页面打不开或出错的,要立即终止访问,避免陷入网站陷阱。联盟还提醒,用户应对网站的字体、链接进行仔细核对,用户可通过点击栏目或图片中的各个链接看是否能打开来判断其真伪。

  学者呼吁加快立法进程,加大对网络钓鱼等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仅有的一部信息安全法是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缺乏一部专门的综合性信息安全法律用于规范网络行为,明确用户、企业等相关方面责任义务,有效保障信息安全。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专家表示,应尽快解决当前网络安全立法问题,加大网络犯罪惩治、量刑力度,尽快出台打击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司法解释,形成有效震慑。由于有的钓鱼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从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和技术机构等多个层面推进网络安全,推动建立跨境网络安全事件的通报、处置机制,提高对跨境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侵权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算侵权的问题,指出一般不算侵权。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侵权的类型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制定适应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并介绍了相关司法解

  • 网络游戏侵权纠纷: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案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

  • 网络骚扰是否构成犯罪?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骚扰和网络暴力的问题。网络骚扰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性质恶劣,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被处以拘留或罚款。对于网络暴力,它混淆真实与虚假,侵犯个人权益,对当事人造成身心伤害,并直接影响其现实生活。同时,网络暴力对网民道德价值观也有影响

  • 网络主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网络主播在直播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网络主播的收费表演若未经许可,可能构成侵权行为。然而,由于取证难度大、法院判赔标准低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不力等问题,权利人维权困难重重。即使存在版权红利,但直播中的侵权行为依然给作曲人和原唱者带来了伤害。

  • 网络钓鱼 防不胜防
  • 网上诈骗都包括什么行为
  •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